【教育视点】窦俊鹏:以研讨之舟,渡探索之洋——新生研讨课体会

12.12.2014  16:56

  当谈到教育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便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创新”。所谓创新,依我个人的观点来说,就是对现有事物或者概念的极大的改进和突破。然而,创新的要求远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你的创新是否具有足够的意义和价值。进入西南交通大学,我在过去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中发现了一抹别样的色彩——新生研讨课。

或许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在过去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只有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在被动接受的同时,我们其实一直渴望着自主的去获取新的知识,去感悟新的世界,锻炼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面对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挑战。在交大,新生研讨课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们以一个全新的方式去接触我所感兴趣的各种专业知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为未来更为专业和独立的学习指明前路。

研讨,通向真理的崭新之路

古人云:“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所谓研讨,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研究和讨论。研究,就是对问题本质的探索和了解,通过类似于统计、实验、计算等方法对真理的探求;讨论,便是一个将研究的结果进行展示和沟通的过程,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求对自己所研究的东西有深刻和全面的了解,而且也能够在倾听别人的过程中学习到别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思维方式。在研讨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学术上的交流、思想上的碰撞,这些交流和碰撞可能派生出许多新的东西,甚至是一些创造性的新发现。人类的历史就是创新的历史,我们就是在不断的交流和实践中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着我们自身。这是研讨的一大意义。

除了研究讨论本身的积极作用外,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其他十分有价值的东西。研讨中,我们可能会需要自己去动手实验,这会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查找各种相关问题的资料,培养自己搜索信息以及对信息的筛选和加工处理的能力;讨论成果,会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和品质,是在其他的地方难以得到这么好的机会进行学习和锻炼的,这也必将会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成为我们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新生研讨课,一个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以来,不仅重视引才、育才,还十分重视培养人才。按照“五有交大人”的要求,不断修改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地搭建新的学生培养与支持体系,努力使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能力,以担当起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在这样一个力争开拓和创新的时期,新生研讨课诞生了。

有人说,新生研讨课其实就是一门通识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并不反对这样的观点。新生研讨课的确有别于我们平日里所上的必修课,没有那么硬性的要求和较多的课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不重要。徐飞校长曾经说过:“相对于‘有用有所难用’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却‘无用无所不用’,体现了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我想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新生研讨课的巨大作用。作为一门非必修的课程,新生研讨课是以一种全新的非传统的方式给了我们一个了解更多知识的途径,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今年,学校共开设了传感器概论、土木工程导论、电力机车和动车组纵横谈等16门新生研讨课程,其中不乏许多大师级的教授和学者来为我们上课,像我校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冯晓云教授、易思蓉教授等等。学校不仅仅为我们请了著名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还为我们开辟了小班化教学的教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采用研讨、交流式的教室布局,营造了一种平等交流的学习环境,使同学们在聆听老师讲解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互相交流和讨论。

总之,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平台,是一份大大的福利,让我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自己感兴趣专业的顶尖教授,并和他们进行亲切的交流和互动。广大的同学们也都在这样全新的课堂上展现自我,取得进步。

我与新生研讨课,在新奇和憧憬中收获

作为一名土木男,我顺其自然的选择了土木学院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土木工程导论,目的就是能够更好地了解什么是土木,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专业背景、专业方向以及就业前景等等。

第一节课,我就参观了学校的实验室,领略了震撼的风洞实验室,也听到了许多陌生的专业名词,我对土木的好奇和憧憬更加强烈,坚定了自己作为一个土木男的决心和信心。

在后面的几次课中,我们逐个的见到了我们各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像易思蓉,李亚东等等。见到这些大牌教授本身也是对我的鼓舞和激励,他们渊博的知识和和蔼的态度都给我留些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在感叹他们的同时,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像他们那样具有极高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的专家。

在课后,我对课上所提到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总结并提出有关的问题,尝试着写出相关的论文,并在课上和同学们进行交流。现在,我已经尝试写出了《土木工程发展史》《中西方建筑发展比较》《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及前景》三篇论文。在新生研讨课提供的浓郁学术氛围下,我不断地尝试着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一步步朝着“五有交大人”的目标努力。

西南交大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在历史车轮的滚动下不断前进。新的时代,交大正在不断迸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活力。宜诚笃,宜勤朴,我们交大学子也必将会在这片充满新鲜与活力的土壤上成长,成材。

 

作者简介:

窦俊鹏,茅以升学院2014级土木专业本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