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深化研究 打好西南地区精准扶贫攻坚战

19.04.2016  09:11

 

  这是一场脱贫攻坚的“硬仗”:到2020年,贵州、四川、云南等省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贫困县全部“摘帽”。打好西南地区精准扶贫的攻坚战,事关全面小康、全国大局,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西南地区扶贫事关大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从2012年到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5221万人,年均减少1740万人,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连续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精准扶贫”。2015年6月,他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近年来,地处西南地区的多个省区,扶贫攻坚工作成绩显著。然而,这一地区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集中、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等状况的出现,有着复杂的自然、社会和历史原因。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洪名勇介绍,西南地区地理环境较复杂,大山较多,交通不便,发展成本较高;农民经济基础薄弱,抵抗贫困的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很低,容易返贫;此外,该区域处于生态保护区,位于长江、怒江、珠江等大江的上游,保护水源和生态任务较重,许多资源不能开发,产业扶贫实施难度大,区域发展能力较弱,导致对中央财政依赖程度高。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左停表示,西南地区的一些贫困地区,多位于几省交界处,地处城市、市场边缘,海拔较高,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农业发展条件相对不理想。

  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在西南地区开展精准扶贫,需要“对症下药”。避免“大水漫灌”,实现向“精准滴灌”的转变非常重要,需要实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有干部感叹:过去在一些地区扶贫,是“撒胡椒面儿”,效果不明显;现在扶贫进入新阶段,面对难啃的“硬骨头”,思路办法都要改变。帮,要帮到最需要的人;扶,要扶到最关键的点。

  对此,洪名勇建议,加大边远山区两江上游中央财政支付力度,增加启动资金;提升农民发展能力,转变观念,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基础建设,优化招商引资环境;鼓励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拓宽产业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将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农村基层“两委”的建设,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合理布局县域产业经济,使得扶贫工作更科学有效。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民良看来,西南地区精准扶贫要打出“组合拳”:首先,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使一些偏远、封闭地区群众“走出来”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其次,进一步加大扶贫政策特别是公共设施政策的倾斜,发展水利工程、电信互联网等基础服务;再次,推动教育扶贫,让一个人通过教育脱贫,从而带动家庭脱贫;另外,加快延边开放、兴边富民行动。

  进一步发挥智库作用

  记者了解到,在西南地区,一批社科学者出现在精准扶贫的第一线。他们来到贫困山区、牧区,与村民、牧民面对面接触,实施帮扶项目,开展实地调研。在学术研究中,他们将精准扶贫作为重大课题,一批学者已完成或正在写作有关精准扶贫的论著。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主持的“四川精准扶贫产业政策研究”、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研究”等课题和项目,均将本地区精准扶贫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周民良建议,更好地发挥智库组织作用,特别是要加强智库组织和学者的调研工作,更好地总结经验,注意发现精准扶贫的成功模式并加以总结和提炼,促进相关经验的扩散推广。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对于工作中出现的缺陷和不足,应精准发现、精准建言,从而推动精准纠正。

  “如何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劳动力情况和自然资源情况,发展优势产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强农村金融建设,提供农业贷款,加强农民扶贫能力的培养,这一系列问题都亟须进一步加以研究。”左停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张帆 张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