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千年石龙显真颜 40万重现昔日石龙沟繁华

17.03.2016  21:36

  四川在线眉山频道讯(记者 袁洋)经过三天的全面清淤,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千年石龙终于露出真颜。这条曾“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千年古龙,一经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3月17日,四川在线眉山频道记者来到了千年古龙地,一睹真颜。

  嘉庆《彭山县志 杂识》载:“石龙,彭山县治东十五里。其形肖龙,首仄蜿蜒,髻髭迸露,鳞甲峥嵘,有持雨拿云之势,长三、四丈许,若经神工鬼斧者然。”

  有着千年历史的宋代石龙,位于彭山县江口镇石龙村西,身长17.4米、身径0.7米的石龙依山而造,它鳞甲披露、曲折盘环,虽历经千年,但风采依旧。2002年12月,江口石龙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石龙显露真颜

   千年石龙露真颜 蛟龙入海霸气侧漏

  石龙离江口镇大约5公里,穿过山间平整的公路,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村民提醒,石龙在山下,路不好走。只是没想到,所谓的“路”只是山中的羊肠小道,还有些泥泞,一路上树木枝桠不断,稍有不慎,就有失足滚落的风险。记者一边拉着路边的树木,一边留心观察脚下,经过十几分钟艰难探寻,终于来到石龙所在地,周围已有许多运来准备修缮用的石土泥沙,附近有10余个工人正在敲打石块,修建防山洪的堡坎。

  走进石龙,“真称得上是鬼斧神工!只见整个石龙依山势雕刻而成,石龙身上的鳞甲栩栩如生,仿佛能够一片片数得清楚、龙身蜿蜒,腿长而健劲,脚爪坚硬锋利、龙尾高高翘起,张牙舞爪的样子犹如从空中盘旋下河,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最值得一提的是刚刚初露的龙头,威武生辉。近两米长的龙头如蛟龙入海,张着大嘴,吞食着山间泉水,只是石龙仅剩眼眶,却没有眼珠,少了“点睛”之笔。

  “以前龙有眼珠的,是颜色不一样的石头,可能还是个宝石,看起来炯炯有神,只是年代久了,也不知道龙眼去哪里了。”正在施工的村民徐维春说。徐维春今年49岁,是江口镇村民。“来参加保护工程,除了能挣钱,更多的还是因为我对石龙一直有感情,曾经我也经常来观赏石龙拍照留念,可自从石龙被掩盖后,就一直不曾见过,我当然希望它能再次现身。”

  在石龙头下,隐约可见一水池,只是大部门被淤泥掩盖。彭山文管所保护员,今年57岁的江口人赵尚春告诉记者,“这里本来还有个一尺见方的池子,龙停栖在这里戏水。在石龙尚未被覆盖之时,水从池壁中流出,顺着山腰倾泻而下,是一道难得的美景。”

村民口中的宝藏预言石碑

   石龙对石虎 童谣就是村民眼中的宝藏预言

  与石龙相呼应的几米开外,还有一座石虎。“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首童谣在江口镇流传数百年,也成为了当地村民心中的“寻宝诀”。

  据了解,石龙和石虎凿造于原宋代伏虎寺山(已不在)门外,石虎被毁,石龙由于长期被泥沙掩埋而幸免于难。上世纪70年代,彭山区开建红光支渠,在建设过程中,石龙村一处悬崖,大量泥沙滑落,石龙破土而出。1984年,彭山县文管所清理出石龙全身,并在龙身下修建一水池;同时当地按照原型,重修了石虎,并将其移到了距离石龙只有二十米的地方。

  “这童谣就像个预言!”徐维春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石龙和石虎的中间正好是以前锦江和武阳江的汇合处,又正巧是张献忠沉银的地点。谁都不知道这个童谣是什么时候传下来的,总之祖辈父辈都在传,以前以为是说石龙石虎附近有宝,现在看来就是预言的张献忠沉银的宝藏。”

  对于这个说法,附近几名村民都表示可信,一直津津乐道。甚至告诉记者:“能破解童谣就能找到宝藏,我们都这么想。”

  为了再次印证自己的说法,徐维春还兴奋地指着距石龙不远处的一个石碑,说:“你看,那边还刻着寻找宝藏的秘诀呢。”

  记者穿过小路,艰难到达石碑,只见石碑上书:“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

  “这碑是原彭山县编志局原局长徐原烈1944对石龙石虎考证后的题词。” 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说,“诗就刻在石碑上,但是除了诗词和署名外,并没有更多记载。”

  难道古时的童谣真的就是张献忠沉船的预言?

  “古老的童谣和张献忠沉银,没有必然的联系。”吴天文说,“石龙石虎是宋代建造的,距今有千年,而张献忠沉银发生在明末,距今300多年。两者相差600多年,完全是不同的时代。说是预言,也不过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龙门阵吧。”

保护工程现场

   投资40万启动石龙保护工程 昔日繁华将重现

  “八几年的时候,这里是石龙沟景区,而且这条路也是去江口镇赶集的必经之路。”徐维春说,“当时石龙出现,这里就成了一个景点,1毛钱1张票,可热闹了,我年轻时都来照过相。只是后面龙被掩盖,路也被封,渐渐萧条了。”

  3月14日,经四川省文物管理部门批准,石龙保护工程全面动工,石龙将进行全面清淤。“石龙是全国少见的、保存完整的高浮雕摩崖造像。它完美的造形、精湛的雕刻,是古代工匠的的智慧结晶,为我们研究宋代文化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形象,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吴天文说,整个工程将持续2个多月,花费40万元左右,将为石龙清淤建池,整治环境。

  “保护工程还将把从山上下来的路全部建成石板路,更方便通行。到时候来一睹石龙真容也方便多了。”吴天文说。“相信不久之后这里会像过去一样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