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利明教授解读《中国石油“十三五”发展战略与科技发展规划》

17.04.2017  15:43

 

4月13日晚,我校诚邀博士后、教授高级工程师、国家科技专家库入选专家撒利明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面对全校师生开展解读《中国石油“十三五”发展战略与科技发展规划》的讲座,此次讲座主办方为我校科研处。

撒利明教授就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规划,分析了中国石油产业的基础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国内外石油市场情况,为石油专业的就业提供了相关知识。

解读中,撒利明教授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对比得出中国石油发展的基础状况:勘探开发业务国内主导地位持续稳固,天然气与管道业务快速成长,海外油气业务布局基本完成,服务保障业务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果,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和安全节能环保形势显著好转。但同时,石油的发展环境正变得艰难,全球油价持续低位震荡;我国石油需求增速正在逐渐放缓,预计2020年前全球石油需求难有大幅度的反弹;天然气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而我国天然气需求潜力较大。

在2015年最大50家石油公司中,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综合排名第三,而2010年排名第五。所以总的来说,中国石油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保持着领先优势。”除了对现状的分析,教授在发展规划中还谈到了对2030-2050年的展望:形成10项以上重大战略性技术,着重于其中的太阳能、储能技术、地下热能和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尽早着手于新的能源。

此次解读,撒利明教授阐述的十分详细,所含信息量大。对此,讲座尾声,科研处杨兆中就此分享了自己的总结:“第一,中国石油“十三五”的科技投入减少的并不多,这为我们解除了就业的一些后顾之忧;第二,学生的就业压力还会始终保持,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学子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而老师也需对中国石油整体发展的大致方向与趋势有一个自己的把握。”(大学生全媒体中心 文/蒋进 武介彬 图/武介彬)

 

撒利明教授现场讲解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后提问

来源:校报记者团 审 核:曹正 编 辑: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