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记忆】跨界来的石油专家——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贾永禄教授

17.03.2018  20:35

时 间:2017年11月14日

地 点:校史馆

人 物:贾永禄

访 谈 人:陈建

摄 像:曹刚、张魁武

文字整理:徐建(研究生助理)

文稿撰写:陈建

文稿审核:姚明淑

陈:贾教授您好,我们是学校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目前正在开展“石大记忆”项目的采访工作,推出这个项目是为了抢救学校的文化记忆,留下石大历史亲历者和见证人的记忆,这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想请您讲一讲学习、工作中经历过的事情。

贾:非常高兴学校档案馆给我这样一个机会。

 

从厂长到大学生

陈:1982年,您从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然后到四川省丝绸研究所任职,为什么会到我校?

贾:我是南充师院附中高66级毕业生,属于“老三届”,当时我们高中的课程都已经学完了,只等半年后参加高考,可就在这个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上大学的梦想戛然而止。我是独生子女,母亲岁数又大,因为这些特殊困难才免于上山下乡,那个免于上山下乡的证明我都还保留着。此后四年多,拉架架车、装卸工、临时工等都干过。1971年好不容易才在一个街道集体企业——南充北城农机制配厂去工作了。厂里职工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我算是知识分子,由于自己工作踏实肯干,并且文化水平相对比较高,因此慢慢地当上了厂长。

1977年8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当我得到这个消息时,心情非常激动。读大学是自己从小的一个梦想,初中、高中的成绩也一直很好,虽然耽误了十一年,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再怎么也要拼搏一下。我想虽然已经当了七年厂长,但这毕竟是个集体企业,发展前途有限,于是就给北城街道办事处的领导谈了想复习参加高考这个事,街道办事处的领导非常支持,同意我请一个月假复习参加高考。77年的高考是年底考试,记得那一年非常冷,手脚都冻僵了,结果还好我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终于圆了11年前的大学梦,成为打倒“四人帮”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1982年1月,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丝绸研究所,在成都工作两年后,因爱人在南充市集体企业工作,无法调入成都,于是我申请调回了南充。当时调回南充有几个选择,我虽然是南充市的人,但对西南石油学院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有这么一所大学在南充。因为自己是学工科的,又想当老师,石油系统当时的待遇还可以,所以最终来到了西南石油学院。

陈:担任厂长的这段经历,对您后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产生过影响吗?

贾:在农机制配厂的这段经历对我帮助很大,集体企业不像国有企业有计划,我们是自负盈亏,自谋发展,所有的压力都在厂长身上,国家不负责的,没有人兜底,如何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如何保证质量、控制成本,企业如何发展,这些都是要考虑的。七年厂长经历培养了自己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组织能力,尤其是培养了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这些对我后来教学科研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质量观念、信誉观念很重要。小厂给大厂生产配件,如果不保证质量,达不到人家技术要求,产品被退回,工厂就要亏很多。我们的教学、科研也要讲质量、重信誉,特别是科研,尤其是应用技术服务型科研,一定要讲质量。你做的东西、你的成果,人家不能用,信誉就会降低,市场就会越来越小。

实现从自动化到石油工程的跨界

贾永禄教授1984年来校后,被分配在开发研究室,由于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并且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表现出色,当年就担任了研究室秘书,85年被评为开发系先进个人。

陈:您的专业是工业自动化,可以说与石油开发工程存在很大差别。为什么您会到开发研究室?您是怎样完成这样一次专业跨界的?

贾:调入石油学院后,最初是准备调入开发系电工教研室,后来葛家理副校长听说我是重点大学毕业生,考虑到开发研究室正准备承担一些部级项目需要一些复合型人才,于是就把我调入了开发研究室,从重庆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张大枢老师早我一年也调入了开发研究室。

当然专业跨界肯定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并不是不能实现。事实上大学本科前两年基础课基本一样,都是数、理、化、外语等基础知识,不同的只有两年的专业课。刚到开发系的时候,当时的系主任李士伦教授找我谈了一次话讲到了专业跨界这个问题,说“你不是学石油的,你要尽快多学习石油知识,融入到石油行业,发挥你交叉学科的优势。”他说现在国家急需人才,大学毕业生要抓住机遇,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三到五年内做出成果,这是大学毕业生黄金时期。李老师的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也激励我认真钻研石油工程方面的知识。

在此后的几年,自己听了石油开发方面主要的本科生课程,同时在李允、赵必荣、李荣韩等老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加强自学,勤学多问,积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实际应用,大概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跨界发展。同时,我自己的工业自动化专业优势在学科交叉融合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工业自动化的优点是数学知识学得比较多,另一个就是计算机的知识学得比较多,比如像计算机编程啊,算法语言,这些知识都对我后面的研究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陈:您能讲两个例子吗?

贾:比如虽然石油工程专业也开设了数学方面的课程,但是没有自动化专业开设的数学那么深,如像拉普拉斯变换,复变函数,特殊物理方程等,我们学得多一些,这对于做渗流力学方面的研究恰好能用上,再加上我们读大学时编程和自动控制这些学得多,对于我在项目里面开发软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再如试井分析里面有个拉普拉斯变换,但是我们石油行业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学习或者学得很少。但是对于我来讲,我在大学本科期间这些知识学得比较扎实,所以说一进入这个行业以后,就经常用到特殊物理方程知识。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和以前自己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很快地把渗流试井模型建立和计算这些专业性很强的技能掌握了。

微机室建设为学校腾飞插上了翅膀

陈:开发研究室80年代中期以后,连续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7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微机室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室还被省教委评为微机应用先进集体。而您为微机室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请给我们讲述一下微机室的故事。

贾:对微机室的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谈不上,我只是做了一点份内的工作。那时学校有很多大型的科研项目,特别是在做数值模拟这个项目时明显感觉很缺乏大型的微机,学校由副院长李允牵头下决心要把微机搞起来。开发研究室是我校较早将微机引入油气田开发应用研究单位之一,张大枢老师是微机室主任,他是重庆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也是微机室建设的负责人。我和张大枢老师一起,在北京、上海、福建调研了一圈,最终买了三个工作站,张老师对微机室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学校早期微机室成员

陈:你能不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微机建设在您们的开发研究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有微机和没有微机区别大吗?

贾:这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就以试井分析为例,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的试井分析都是用双对数纸、半对数纸来手工完成,学生做实验都是用这种纸去描,在半对数纸上面描点,那么遇到复杂的地形或复杂的地质条件时就没法处理了。有了微机之后,试井的理论发展得很快,以前是苦于计算,没有计算手段,严重地制约了发展。而现在的学生可能见都没见过半对数纸、双对数纸,那时没有计算机只有用笔去描点,所以说有很大的差别的。

我校真正的微机发展是在80年代初,那时我们学校就一个放在学校计算站的trs-80,用起很不方便,后来是教育部或石油部买了一批Cromenco微机,分给了我们学校一台,这台机器的CPU是美国Zilog公司的Z80,操作系统是美国Digital Research公司的CP/M,内存64K,外存是8吋的磁盘软驱。学校很重视,把这台微机放在了开发研究室,这应该说是我们微机室真正的起步。这个机器现在看起来速度很慢,但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是真正的进步。后来买了一些IBM微机,从8位机到16位机,刚出现硬盘,5吋磁盘软驱,内存也不过只有256KB、512KB,微机室就这样发展起来了,再后来为了适应油气田开发需要,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开发研究室微机室引入sun工作站,使我们开发研究室的研究能力大大增加,在开发方案设计、数值模拟,包括硕博士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微机室的发展也保证和推动了我们科研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开发研究室陆续取得一些重要科研成果:1989年,“微机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不稳定试井分析软件系统”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1990年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GWTI气井试井分析软件系统”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单质—双重介质不稳定试井分析软件系统”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年6月,由开发研究室研制的“现代试井分析软件”在全国计算机应用成果展览会上展出,获得石油地质界一致好评,国务委员康世恩参观后,高度赞扬说:“感谢你们学院的院长、教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软件。代我向你们学院院长、老师问好!”并题词:“迎接世界石油新技术挑战”。

陈:您是该软件系统的主要完成者之一,请给我们谈谈这个项目。

贾:“现代试井分析软件系统研究”是由原石油部科技司组织的部级项目,组织了4所高校、3个大油田参加。4所高校是北京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和中国科技大学。3大油田是大庆油田、中原油田和四川油气田。该项目于1984年底启动,1985年正式开工,1987年通过最终验收,1988年通过1年推广应用,1989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这是一个很大的项目,负责人都是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和业界领军人物,总负责人是西南石油学院副院长葛家理,北京石油学院负责人是刘慰宁教授、陈钦雷教授。我校是李允教授、赵必荣教授,大庆石油学院是瞿云芳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是孔祥言教授。上世纪80年代前,油气藏工程主要日常工作试井分析都是用手工操作完成,对于复杂油气藏、复杂流体和复杂边界情况无法处理,严重制约了油气藏认识及评价,这个时候,国外微机版商业化现代试井分析软件已开始出现,这是我们项目的背景。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石油部科技司组织了这一重大联合攻关项目。1985年通过一年的试验,我们研制的现代试井软件已经基本成型达到了实用化,在几个合作油田进行了半年试用,效果很好。在1986年6月份举行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成果展览会上,由开发研究室青年教师方娟代表课题组进行了演示及讲解,获得石油地质界一致好评,并得到了当时石油部部长、国务委员康世恩充分肯定和鼓励。

积极帮扶青年教师是我校的良好传统

葛家理副院长指导贾老师开展教学工作

贾:刚调入学院不久就参加到该项目上,让我感到很幸运。那时我刚参加工作没几年,而且还是外专业过来的,特别要感谢葛家理副院长,当时点名要我和张大枢老师参加这个项目,说要大学阶段计算机学得多的年轻老师参加,要学科交叉。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李允教授亲自编程,指导我们学习。记得有一次,我和李允老师在大庆做现场实验,家里来信说他的小孩生病了,但李老师都顾不上去回去看一下。赵必荣老师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培养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记得赵老师还专门每周安排一个晚上给研究生和参加项目的青年教师,特别是外专业的青年教师讲渗透力学和试井分析的理论课,这都是没有报酬的。那时做项目没有奖金可言,也没有人去想这些,只是一心一意想把项目做好,白天晚上加班干,我记得有一次,为了向川中矿区汇报,赵必荣老师带领我们干了30多个小时,通宵达旦,大家都没有怨言。

这些老教师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对我们青年教师无私的帮助感动和教育了我们年轻教师,并且当时学校那种整体奋发向上的精神,积极接纳外专业教师,多学科交叉融合攻克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培养青年教师这种氛围确实很好。我也是在这个项目中边学边干,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发挥自己在计算机、数学等方面的一些特长,学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这个项目入门,我在试井和渗透力学这个领域一直干了30年,取得了一定成绩,可以说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我当室主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第一位

陈:您曾历任开发研究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石油工程系软件中心主任,请你谈谈研究室建设的体会。

贾:主要有这几方面的体会:首先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第一位,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开发研究所自觉地执行单周四下午的政治学习,双周四下午的教研活动讨论业务问题。我认为这个制度很好,应该坚持下去。其次,我作为研究室主任,主要是依靠老教师的核心作用,发挥中年教师的骨干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那个时候教研室是实行一帮一,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教学上首先把每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好,科研上主要发挥各位教师的积极性。还有就是关心教职工生活,配合系工会做好对有生活困难的教职工的帮扶工作,每年还要组织秋游、春游,使教研室很有活力,团结向上,开发研究室多次获得学校表彰。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关心积极争取上进的青年教职工,特别注重培养高学历青年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系党总支的领导下,重点培养了好几位青年教师入党,他们入党后更加积极向上,现在已成长为油气田开发领域的专家、教授、博士导师、处级领导。

无处不教学

陈:大学因学生而存在,人才培养是第一要务。您是一位以科研为主的教师,能否谈谈您个人对这个岗位的体会?

贾:大学以培养人才为第一要务,这是毋庸置疑的。要认识到大学人才培养是靠科学研究支撑的,我们要建设一流学科就要有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培养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离不开科学研究,高水平的科研活动本身也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

并且,教学和科研这两个任务本身也不矛盾,作为一个老师来讲的话,你要上好课也要搞好科研,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必须要通过科研来进行。谈到教学,往往人们第一印象就是每年给学生上了多少门课,上了多少学时的课,其实这种理解只是狭义的、片面的理解。作为工科而言,真正的大学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比如讲“试井分析”,教材和书上没有多少实例,如果照本宣科,是讲不好这门课的。如果老师参加了相关科研项目,再把项目上的东西拿到课堂上面去讲,学生听了就更加生动,不会枯燥,这样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生就更加有兴趣了,让学生清楚这个知识将用在哪个地方,有没有用处。

教学不仅仅体现在纯粹的课堂教学上,一些非课堂的东西,往往更能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比如指导大学生创新开放实验、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等,在这些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完成某项科研任务,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以身示范,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传递科学学术思想、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等等。可以说:无处不教学。

大学的科研不仅仅是解决科学问题,我认为更重要的要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服务。例如,为配合学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需要,我主持研发的“试井之星”科研软件,今年改版编制成教学软件,在逸夫楼安装了100多台计算机,无偿提供给本科学生学习使用,这就是科研服务教学。科研与教学不应该对立起来看,作为大学的两个拳头,好比人的左右手,缺了哪一个都不行,两个拳头都要硬,才能支撑一流学科建设,培养更多的一流人才。

学石油仍大有可为

陈:我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根据您30多年的从教经历,您对建设一流学科有什么看法?

贾:一流学科的建设对学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大的层面上学校会有整体规划和考虑,从基层教师来说就是要从自身做起,从自己开始做贡献,每个教师都要自觉地为建设一流学科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注意到你们“石大记忆”中有老教师提出“一流的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的本科”,这是很好的建议。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让本科毕业到工作单位后在业界能很快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优秀校友,就是对学校教育水平的最好体现,如果本科生质量差了,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

我校的优势集中在石油天然气,虽然石油行业近几年确实有些不景气,但再过几年就说不一定了。经济规律总归是有起有伏的,波浪式的,说不定几年以后,石油工业又兴旺起来。并且,我认为石油不会枯竭,至少一百年之内不会枯竭。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玉门老君庙油田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发现了,现在都还在生产。随着科技的发展,勘探、开发技术不断创新,采油率也在不断地上升,所以我觉得石油工业现在看来是遇到了些暂时困难,但过几年可能又会是另一番景象,现在油价也在逐渐上涨嘛。

陈:根据您的看法可不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学石油仍然是大有可为的?

贾:我认为是这样的。石油是当今人类社会整个工业体系运行的基础,要找到并替代石油还有个过程。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人类上天搞航天对接、登月等早就成功了,可是人类对地下探测到达的最远距离至今仍仅距地表十来公里,中国乃至亚洲目前最深的一口石油探井是新疆塔里木盆地钻探出的塔深1井深度为8408米,要把地下的情况搞清楚仍然还有许多难关,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探讨,不敢说100年恐怕至少在50年内石油仍然是主要能源,在攻克石油天然气难关的同时,我们也在提高科技能力和水平,所以学石油,搞石油还依然很有前途,我们要有把石油工程这个学科搞到全国一流,世界一流的雄心。 (本文已经贾永禄教授本人审阅)

人物简介

贾永禄,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南充人,1948年3月生,1982年1月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工学学士。长期从事渗流力学、油气田开发动态分析、试井分析、产能分析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2001年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负责或主研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局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 省部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有多篇文章被SCI、EI、CSCD收录。培养硕士生、博士生80余名,主持研发的油气井现代试井分析软件系统在我国油田推广应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 者: 编 辑:向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