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街头出现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

30.09.2014  12:10

  央广网石家庄9月30日消息(记者明慧 纪俨玲)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式过马路,是人们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种现象经网络传播,曾引发人们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的讨论。相关部门想尽办法整治,可是除了在一些繁忙路口设置可以伸缩的路障,物理阻断行人闯红灯的路线尚有效果之外,唤起所有民众自觉遵守交规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永远管不住某些行人想要闯红灯的心。

  可为了交通安全不能不管。前两天,石家庄市街头出现了2套“行人闯红灯自动识别抓拍系统”,可以“抓拍”闯红灯的市民,并实时进行语音提示,这在华北地区是第一家,此前只有上海安有类似系统。这个被称为“抓拍神器”的设备有何神奇之处?又能否有效缓解行人闯红灯现象?

  为了突破“中国式过马路”难题,石家庄交管部门在主干道安设了2套 “行人闯红灯自动识别抓拍系统”,我们听到的正是“抓拍神器”发出的语音提示。“抓拍神器”上面安装着34寸电视机大小的液晶显示屏,屏幕分为一大四小、五个画面,从不同距离、实时播放人行横道上的“路况”,屏幕上定时打出的字幕提醒路人不要留下不良记录。这个“抓拍神器”不管行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骑车或步行,都可被自动识别,如果行人在同一个路口多次闯红灯,会被连续记录下来。“神器”的出现吸引了很多行人驻足观看,甚至有一些市民闻讯专门跑来观摩:

  市民:我就是在新闻上看到的,听说石家庄有、上海有,在建华大街裕华路交叉口,我就跑过来看,看了几分钟了,我就想看看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挺好!

  记者在下班高峰期时发现,绝大多数行人在听到“抓拍神器”的提示音后,都停下来等待绿灯,也有个别行人离得比较远、看不到屏幕,闯了红灯被抓拍下来。

  行人:我那天不小心被录了一个,我在斑马线上走的,被拍了个正着,挺不好意思的。今天我刚刚过来的时候,特别留意一下,有几个人刚才还真是被拍下来了。以后自己多注意吧,这样提高安全率,尽量的不闯红灯。

  网友调侃“中国式过马路”,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在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各项因素中,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占2到3成的比例。尽管北京、西安、南京等城市纷纷“开处方”,罚款、罚站、通报单位齐上阵,但行人还是受“从众”心理影响,集体闯红灯依旧屡见不鲜。这次,石家庄大胆尝试“闯红灯抓拍神器”,效果究竟如何? 裕华路与建华大街交叉口交警说:

  交警:相比来说,比以前好多了,年轻人可能看一下,岁数大的可能不知道这个。

  石家庄交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安装自动识别抓拍系统后,闯红灯现象明显减少,但能否管住众多行人闯红灯现象,还需运行一段时期后再看。此外,为更好地监督行人,交管部门有可能会对系统记录多次的连续违章者,进行曝光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如果行人闯红灯可以罚款5-50元,但并没有曝光这一项,有人质疑这是否属于侵犯市民隐私权,采访到的市民大多倒不这么认为:

  市民:这是公共场合,拍摄的是公共行为,我感觉不太侵犯隐私吧。

  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梁勇表示,曝光是唤醒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意识的一种方式:

  梁勇:每个公民都需要强化个人信用约束的意识,需要用法律的手段,仅仅靠道德唤醒是不可能的。这种小的违法行为不作为对自觉行为的伤害,所以说都随大流,我觉得至少通过这种设备我们给他亮相,从点滴的机制上来培植公民对自我尊严意识的唤醒?我觉得石家庄这个手段开了个好头。

  针对有人提出“自动抓拍系统”,只能“”拍个别行人,是否不公平的疑问,梁勇认为,有关机制及具体实施方案仍需完善:

  梁勇:机制可以逐步完善,尤其是在一个地方反复过马路,若干次以上“亮相”,就公平了,第一次只是告诉你,今天交通违法了,第二次又违法了、到第三次,这个意义需要特别强调,这个设备不重要,但是围绕设备形成的机制特别重要。

  “抓拍神器”也好,围绕神器形成的机制也罢,目的都是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闯红灯被抓拍到多数人会觉得不好意思,可混在人群里闯红灯同样值得脸红。人当自觉自律,交通安全,谁都不是旁观者。

(原标题:石家庄街头出现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 或将曝光违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