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委书记谈取消审批职能机构:该拆庙拆庙

18.02.2014  12:19

  中新网石家庄2月18日电 (记者 高新国)“改善两个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事关全局,必须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真刀真枪干一场。”“对已经取消审批职能的机构、岗位,要该拆庙的拆庙,该搬神的搬神,坚决防止因人设岗、以岗为卡、以卡收费,阻碍发展。”2014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在全市干部广播电视大会上,再次就“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向全市干部提出新要求。

  从2011年开始,石家庄市已经连续四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全市干部广播电视大会,旨在引导全市干部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加强服务,在推动全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赶超跨越的过程中,营造出“让铜板在石家庄每一寸土地上跳跃”的良好发展环境,与此同时加快建设幸福石家庄步伐,打造出优美的“蓝天碧水”生态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从效能革命开始

  在孙瑞彬看来,发展环境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之穴”。从2011年“效能革命”开始,石家庄市就向“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庸懒散”等干部作风顽疾动起了“真刀真枪”。仅2011年一年就查处损害发展环境方面的案件771起1134人,举办离岗培训班3期160人。三年来,全市共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案件2410件,责任追究2602人,离岗培训公务人员347人。

  除了整治干部作风外,石家庄一直把政务环境改变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第一引擎”,并力争在全国叫响“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城市品牌。

  从2011年起,石家庄就开始对行政审批事项瘦身,并全面清理、确认和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项和监管事项。经过三年努力,石家庄市级审批事项已由原来的321项削减到87项,审批前置事项也由2563项削减到1897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过多、手续繁琐、时限过长、“暗箱操作”等突出问题。在对行政审批事项瘦身的同时,石家庄开展审批流程再造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今年提出要在市政府所属部门全面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机关标准化建设。

  而为增强服务便捷性,在不断加强电子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今年石家庄将建立统一的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平台,全天候受理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诉求,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并且设立开通涉企专门网站或专栏,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政策信息、审批信息、服务信息和相关信息,整合在一起、全部上网发布,使企业不再东找西问,一点鼠标全部搞定。

  “发展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企业家和老百姓说了算。”孙瑞彬说,要努力打造更加公平公正、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让那些“潜规则”统统失效,在石家庄,不论是资产过亿的大企业、还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都能够享受热情的服务。

  正是不断加强政风建设,引导全市干部破除“官即管”的观念,使全市发展环境得以切实改善。而发展环境的改善,为全民创业、招商引资带来了便利,也有效助推了全市经济发展。截至2013年底,石家庄市场主体比2010年底增加了6.7万多户,增长21.53%,连续三年新增企业户数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吸引了格力电器、欣意电缆、泸州老窖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而全市全部财政收入更是在落后9年后重返全省第一。

   改善生态环境走绿色崛起之路

  发展环境是管挣“”的,管百姓日子富不富,事关全面小康建设;生态环境是管保“”的,管生活质量高不高,事关百姓幸福感提升。石家庄市在真刀真枪优化发展环境的同时,也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场硬仗来打。

  近两年冬春季节频繁造访的雾霾天气,经常让石家庄坐上全国空气重污染城市头把交椅,饱受市民诟病,也成为政府的一块“心病”。“我们的老百姓呼吸着全国质量最差的空气。”孙瑞彬面向全市干部疾呼,要坚持走绿色崛起之路,坚决甩掉重污染城市黑帽子。

  石家庄以燃煤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水泥建材和露天矿山等行业污染治理为重点,多管齐下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打响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仅2013年一年,石家庄就投入了近30亿元财政资金,并拉动了85亿元社会资金,用于污染治理和生态改善。全年集中拆改了274台分散燃煤锅炉,取缔关停了1244家洗煤厂、储煤场,消减了310万吨燃煤;严格整治了592个市区施工工地,爆破拆除了18家水泥企业、19台水泥磨机,压减了940万吨水泥产能,淘汰了9.8万辆黄标车。

  除了立竿见影的控污治霾举措外,石家庄着眼长远治理生态环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步伐。一方面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同时启动实施“腾笼换鸟”计划,坚决淘汰“三高一低”的产业,并对主城区的污染企业加快搬迁改造,为优质产业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三高一低”项目上马,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根据计划,2014年石家庄将分别削减水泥、钢铁产能910万吨、112万吨,并启动三环内37家污染排放企业搬迁,完成5家企业搬迁改造。此外,还实施增绿工程,2013年全市新增造林60万亩,新建和提升市区绿地672万平方米。今年全市计划新增造林50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

  石家庄力促天变蓝,也力保水更清。赵州桥闻名于世,去年6月,赵州桥下的洨河在污染了近半个世纪后重现碧水清流,成为石家庄加强水污染治理的缩影。近年来,石家庄从源头控污,流域治理,污水处理,节水改造等方面,加强水资源治理,确保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用上安全水,并为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支撑。

  从点中“命门之穴”优化发展环境,到甩掉“黑帽子”治理生态环境,石家庄坚持4年动真刀真枪打硬仗改善“两个环境”,旨在打造风清气爽、宜人宜居的生态环境和公平正义、服务优良的发展环境。而在不断晋档升级的“两个环境”建设推动下,独具魅力、充满活力的新石家庄形象也将越来越鲜明。(完)

(原标题:石家庄市委书记:改善“两个环境”要真刀真枪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