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琼瑶式维权”频现 被指信“访”不信法
日前,琼瑶在微博上发公开信给广电总局,要求停播涉嫌抄袭其旧时名作《梅花烙》的热播新剧《宫锁连城》,如泣如诉的公开信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像琼瑶一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被侵权主体,在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后,往往不通过或不单单通过法律途径,反而选择公开泣诉、愤怒指控、甚至口水战等舆论造势的方式“走捷径”维权,“琼瑶式维权”的背后,是出于维权难的无奈,还是商业炒作的产物?
幽怨式、狮吼式、口水式 “琼瑶式维权”五花八门
2014年4月15日,琼瑶在微博上发公开信给广电总局,要求停播涉嫌抄袭其旧时名作《梅花烙》的热播新剧《宫锁连城》,这封泣诉的公开信引发网友一边倒式对《宫锁连城》编剧于正进行“口诛笔伐”。有人将这种“不找法院”的维权方式戏称为“琼瑶式维权”。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的“琼瑶式维权”屡屡发生,表现形式五花八门。有以琼瑶为代表的“幽怨式”;以贾平凹、韩寒等作家为代表的“狮吼式”;还有以王老吉、加多宝为代表的“口水式”……
琼瑶在公开信中说,“我没有力量打跨海的版权官司,恐怕官司还没成立,这部戏也播完了!我除了呼救,没有第二条路!”“万一另有考虑,无法为我伸张公平正义,我只能默默承受被侵权的痛苦。”
与“幽怨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1年3月15日,贾平凹、韩寒等50位作家发布《三一五中国作家讨百度书》,控诉百度文库的侵权行径:“有个叫‘百度’的小偷闯进我们的家,偷走了我们的粮食,然后把这些粮食分给你们,来换取它的股价上涨……”
口水仗则最为常见。以王老吉、加多宝这对冤家的凉茶产品为例,2010年5月开始两者陷入商标之争,迄今已经历了近四个知识产权日的洗礼,这些商家“等不及”法律处理结果,投入更大资本打起了“口水仗”。从2012年底“谁是凉茶市场老大”的数据大战,到双方销售人员之间的“街头冲突”,再到针锋相对的广告宣传、以及各自为占据舆论道德高地而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不断上演的“隔空对仗”或“赤身肉搏”,淋漓尽致地彰显出“琼瑶式维权”的百变花样。
信“访”不信法背后实为炒作?
琼瑶式维权被不少网友调侃为信“访”不信法,也有部分网友质疑,认为炒作痕迹明显,“琼瑶要翻拍新梅花,原来闹了一圈,琼瑶阿姨跟上时代也会炒作啦。”还有网友提出,眼球经济的膨胀、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节奏,整个商业社会的大环境才是滋生“琼瑶式维权”的土壤。
广州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宋策认为,知识产权领域有着‘快鱼吃慢鱼’的惯例。对于企业来说,市场瞬息万变,时间就是金钱;而知识产权案件的周期长,期间要引领和影响市场,防止份额被对手抢占先机,吸引眼球的“口水仗”成为了商战的杀手锏。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知识产权维权确实存在一定难题。25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总体得分为64.96分,较2012年的63.69分略有提高,但仍仅处于及格水平。其中,社会公众中,越年轻、文化程度越高的受访者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满意度越低。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王金海告诉记者,诉讼时间偏长是造成维权困境的一大主因。一件“知案”,往往从提起诉讼到正式立案需要等待,开庭审理后又需要等待,万幸胜诉后还需要等待法院去执行判决。很多时候,等到判决生效,胜诉方却已经失去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侵权总比维权易。判决并没有给造假者以沉重打击,形成威慑力,造假者的犯罪成本远远小于造假的高额收入。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是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走红后一直面临着侵权困扰。原创动力法律顾问黄志伟说,目前版权侵权的赔偿额度都非常低,往往只有1万至3万元,每集动画片的盗播赔偿仅71元,可以说,连企业的差旅费、律师费、公证费和诉讼费都不够。
越级上“访”有效吗?
遗憾的是,琼瑶的维权至今未得到有关部门的任何回应,《宫锁连城》依旧在湖南卫视热播。类似的舆论造势甚至适得其反,“王老吉”的口水战也被不少专家解读为致使公信力下降、品牌价值大大流失。
“‘琼瑶式维权’依然是希望特事特办的人治思维,不是法治思维,从最终解决问题的角度看,以公开信的方式进行举报、想要走捷径的考虑也是欠妥的。”宋策说,琼瑶如果想要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应该组织证据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行为人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宋策表示,知识产权的执法维权机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如果琼瑶认为有人侵犯了他的著作权,可以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直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或其下属机构举报,并提供相关的线索。
还有业内人士向琼瑶支招,应该“向法院起诉,举证抄袭”;“向播出方发出律师函,正告该片涉及版权纠纷,必须立即停播,否则连带诉讼”;并“向主管机关请求行政干预”,“三招同使,不耽误时间”。
王金海则提出,知识产权是一门复合学科,涉及机械、电子、医药等多方面,这也要求其从业者应是复合型人才。因此,民间关于“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庭”的呼声越来越高,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专家认为,要让维权者在每一个知识产权案件中相信法律,感受到公平正义,既考验着法官的智慧,也考验着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记者冯璐 袁慧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