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

28.10.2013  18:50


  2011年7月29日,为推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0@ZH005)《巴蜀全书》的顺利进行,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持召开会议,正式成立“四川省《巴蜀全书》编纂领导小组”,将《巴蜀全书》定义为大型的文献整理计划、系统的文化振兴工程,这项拥有国家、省级双重立项的重大文化工程,又获得了关键性助推。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巴蜀全书》编纂出版工程由初期的规划、筹备阶段正式转入实施和推动阶段。

  巴蜀文明是中华文明大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既有历史悠久、文明程度震惊世界的神秘史前文化遗迹,也有《华阳国志》、《花间集》、《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函海》等影响深远的历代文化典籍,更孕育培养出了司马相如、扬雄、陈寿、李白、三苏、李焘、杨慎、张大千、唐君毅、郭沫若等为数众多的名人大家,而旅居、宦游四川并留下累累文化硕果的历代文人名士更是不计其数。从文翁兴学、教泽后世,到三苏世家学问鼎盛、自成一派,“蜀学”这一名称和学术流派即累世发展、历久弥盛,堪可“比肩齐鲁”。尤其是清代锦江书院、尊经书院、存古学堂(后改名“国学院”)的兴办,抗战期间全国名流名家纷纷入川,更加推动了近代蜀学日益繁荣兴盛、飞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巴蜀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数量更加可观、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精深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是巴蜀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记录。为使这些文献资料得到传承和研究,编纂一部能够展现巴蜀文明之博大、囊括巴蜀文化文献之精髓的大型丛书,就成了承接前人余炽、继承和宏扬蜀学光辉传统的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而历代巴蜀学人均早有这一夙愿,然而却囿于诸多历史条件,却一直未能实现。直到2010年初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会批准将《巴蜀全书》编纂列入省古籍文献整理规划,4月国家社科规划办批准《巴蜀全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0@ZH005),这一同属于巴蜀历代学人、乃至全国学人的共同愿望才真正得以梦圆。

  一、故园梦寻:《巴蜀全书》编纂的拟议和立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巴蜀文化作为其中不可分割而又自成一脉的支文化,在有文字记载的5000余年历史积淀中,产生、存世的文献史料犹如浩繁星海,汗牛充栋、璀璨夺目。据不完全统计,巴蜀古代文献多达5000余种,现存3000部以上;不仅数量庞大、内涵丰富,而且风格各异、形式多样,遍及经、史、子、集。凡《四库全书总目》经部10类、史部15类,子部14家、集部4家,各类各家应有尽有;其内容于地理沿革、政治兴替、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军事胜负、社会变迁、风俗移易,以及思想精妙、奇士风雅、民族风貌,各门各科也无不涉及。

  除内容丰富外,巴蜀文献还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扬雄《太玄》、《法言》,肇开拟圣仿经之先河;常璩《华阳国志》,首成地方总志之典范;赵崇祚《花间集》、苏轼《东坡乐府》,堪称宋词婉约、豪放二派之典范;昝殷《经效产宝》、《食医心鉴》、王灼《糖霜谱》、唐慎微《证类本草》,始得妇科学、食疗学、制糖学、方剂学之先声。至于扬雄《方言》之开方言研究新领域,李鼎祚《周易集解》首集汉易之大成,魏了翁《周易集义》首集宋易之精义,杜大珪《琬琰集》之开碑传新史体,杨慎“古音”六书之创辟明代古音学途轨等等,皆是蜀人树之风声、筚路蓝缕、独领风骚。直可谓是“大雅出巴蜀,文章焕星斗”!

  在巴蜀文化历史上,已有不少学者先贤曾经产生过将巴蜀文献加以编辑整理的设想。五代赵崇祚编出了第一部类辑以蜀词为主的词总集《花间集》;宋代袁说文编成第一部辑录成都文赋的地方总集《成都文类》;明代杨慎编出了第一部汇总全川诗文词章的《全蜀艺文志》;清代李调元所编《函海》堪称第一部具体而微的巴蜀文献丛刊。降及近代,著名学者、巴蜀才子谢无量在上世纪初于北京成立蜀学会时,曾拟议编纂《蜀藏》。但这些设想和努力均限于受当时人力财力和社会动荡等社会条件而无法实现。今天,国家改革开放已届30余年,国家实力提升、社会财富积累、学术文化日趋繁荣,尤其是各级政府对于古籍整理工作日益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政策措施和经费资助等方面均予以大力支持,才使这一宿愿有机会得以实现。

  《<巴蜀全书>编纂出版工作总体方案》根据省委指示和实际需要,成立了《巴蜀全书》编纂出版工作四大组织机构——编纂领导小组、编纂组、出版发行组和专家委员会;还拟定了专家委员会11个组(文学组、历史组、哲学组、民族组、宗教组、语言组、地理组、考古组、科技组、图书组和文献组)、120余位海内外专家成员名单,明确了相应组织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初步建立起了一个系统完备、专业可信、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编纂出版工作团队,以保证编纂出版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期完成。

  二、文献旧邦:《巴蜀全书》编纂的宗旨和意义

  2008年5月12日,四川人民共同遭受了突如其来、强度高达8.0级的汶川大地震的冲击。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全川人民众志成城,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中表现出了顽强乐观、坚韧不屈的伟大情怀,演绎了无数举重若轻、生死不弃、充满人性与希望的震撼心灵的故事。三年来,灾区重建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究竟是什么形成了四川人民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气神?巴蜀人民的血液中流淌着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基因?我们不得不从巴蜀历史文化中去寻找答案。

  巴蜀大地有着约4000年左右的有物可考的历史,无数神秘而诡奇的遗迹、传说至今仍令人浮想联翩、赞叹不已,以至于诗仙李白发出了“蚕丛与鱼凫,开国何茫然”的千年慨叹。至秦国统一中原,为平六国而先灭巴蜀,将巴蜀地区最先纳入华夏统一的版图之中,并以之为粮源兵源基地和东进的跳板。之后,蜀守李冰治蜀修堰,为巴蜀地区解决了排涝、灌溉问题;汉文翁石室兴学、以儒学教化生民,蜀学迅速繁荣,“比肩齐鲁”。从此,巴蜀地区不论经济还是文化,均在与中原的频繁交流碰撞中衍生发展出自己的辉煌和繁荣。

  巴蜀多山地,除成都平原之外多为丘陵和高山地貌,先民为谋求生存发展开山辟壤、农牧渔猎,形成了勤恳耐劳、乐观积极、不畏艰险的民族性格。巴蜀先民由汉、苗、彝、藏、土家等民族组成,本身就具有的民族多元化的特点;此外,巴蜀人口的构成还受到了其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明末清初之际,四川经历战乱,人烟稀少、满目疮痍,清政府因而采取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措施,从两湖两广迁徙了大量人口入川,恢复生产、从事建设。这些移民入川后,迅速与当地幸存的土著居民逐渐交会融合,为原有的巴蜀文明注入了新鲜血液,孕育发展出了今天一种为世人所了解的新型的巴蜀文化。巴山蜀水的地理人文、历史变迁无一不在塑造着巴蜀人的性格和胸怀。所有这些,有的还活在当下滋润人生,有的则记于文献传之将来。

  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以其雄奇迤逦的山水风景、热情友善的风土人情、诙谐幽默的市井文化和善酿善烹的饮食文化特色享誉宇内。然而,目前我省为海内外普通民众所了解和接受的文化符号也大多仅仅局限于对此;即便是生为川人,了解和熟知巴蜀文化源流、巴蜀历史脉络的人也为数不多。作为文化大省的四川,其血脉骨髓中蕴含深植的文化基因远远未被世人所认识感知。这无论对于怀抱拳拳之心的巴蜀学人,还是身负物质、精神双重文明建设重任于一身的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而言,编纂和出版《巴蜀全书》,可以使巴蜀地区古今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得到系统而集中而淋漓尽致的展现,“将填补四川作为传统文化大省却从来没有一部集大成的文化典籍的学术空白”。对于打造四川文化名片、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力推广巴蜀文化具有非常积极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宏规大矩:《巴蜀全书》的规划和主体内容

  《巴蜀全书》被誉为“川版《四库全书》”,内容十分丰富,卷帙也颇为浩大。黄新初部长介绍说,《巴蜀全书》是“巴蜀历史上规模最大、跨度最长、体例最新的古籍整理保护工作,也是当代四川最具标志性的重大文化工程”。这一表述并不夸张——《巴蜀全书》考察编纂的对象,是巴蜀文化在长达2000多年、甚至更长的历史中,产生并存留的浩如烟海、种类繁杂的史料文献,其内容涉及广泛,分别涵盖政治、历史、科技、法律、医药、宗教、文学等各个领域。

  整个工程由三大部分组成:《巴蜀文献精品集萃》、《巴蜀文献联合目录》和《巴蜀文献善本珍本再造》,预计总共将整理出版1000余册。

  其中,《巴蜀文献精品集萃》拟整理600种左右文献。精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较高学术价值的巴蜀文献典籍的稿本、钞本、刻本等予以点校、注释、疏证,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围绕蜀学发展的脉络,编纂成包含哲学、历史、文学、宗教、地理、民族、艺术、科技、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的大型丛书,总结2000多年巴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历代治蜀的成功经验,提炼巴蜀学人的智慧和巴蜀儿女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

  《巴蜀文献联合目录》拟编纂40册。以目录的形式揭示和反映文献,历来是古籍整理和研究最基本的方法。该项工作拟著录现存巴蜀文献古籍约2000余种书籍文献的名称、作者及生平、成书时间、版本流传、内容提要、收藏馆存数量等项。根据国家古籍数字化标准,建立巴蜀文献古籍数字资源库。

  《巴蜀文献珍本善本》拟重印100种左右。结合传统修复技艺和现代技术,利用现代印刷手段,重点修复、影印、出版面临老化、破损、虫蛀和濒危的古籍,抢救巴蜀文化遗产,传承巴蜀文明。

  《<巴蜀全书>编纂出版工作总体方案》对工程总体规模、编纂内容、进度安排、实施办法等内容,以及编纂出版工作流程做出了周全细致的规划和说明,指出:“整个工程将对历代巴蜀文献的存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2000余种巴蜀文献进行研究并撰写提要,对600余部、20余万篇巴蜀文献进行精心校勘、注释和研究,对100余种巴蜀善本文献进行整理和再造,总计处理信息约4.6亿字左右。”并明确其整理、收录范围为:“历代籍贯为巴蜀的学人的著述;长期寓居巴蜀的学人的代表著述;内容为巴蜀历史文化的著述;在巴蜀地区刊刻的代表性文献和版本”。

  在进度安排上,《总体方案》拟定全部工程在10年内完成,共分四个阶段:2010年启动,做好工程全面展开的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并制作出三个系列的样书;2011年,纂写《巴蜀文献联合目录》400种书目提要;2012-2015年和2016-2020年两阶段为主要工作完成阶段,需按《总体方案》部署各完成相当于总工程50%的工作量。

  四、众志成城:《巴蜀全书》编纂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

  《巴蜀全书》工程规模浩大、时间紧迫,参与人员和涉及单位部门众多,这无疑对编纂出版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如期完成形成了一大挑战。如此浩大的工程,仅凭一人、一校之力是无法胜任的,因而需要建立高效运作的管理、工作体系,参与各个单位部门同心协力、精诚合作,摒除门户之见,以全省一家的角度出发共同推进共同发展。

  为保证工程完成的效率和质量,确立规范化运行机制,特别组建起了领导小组、编纂组、出版发行组、专家委员会四个机构,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使编纂出版具有切实的组织运行体系。

  一、领导小组,由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四川大学、省文物局、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志编委、省图书馆、四川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新华发行集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职责为领导和组织《巴蜀全书》编纂出版工作;审定编纂出版总体方案和年度计划;组织经费申请、审核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检查、督促、指导编纂出版情况。

  二是编纂组,由省内外具体参加编纂工作的专家学者组成,实行总编纂负责制,舒大刚担任《巴蜀全书》总编纂,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四川大学古籍所。编纂组负责提出编纂的整体方案和年度计划;组织招标和重点委托工作;按计划组织、管理日常编纂工作,督促、检查各子项目的进行;承担全部编纂内容的统稿、审稿,按时保质完成编纂任务;提出编纂的整体经费预算和年度经费计划,按照财金管理制度使用编纂经费。

  三、出版发行组,由省新闻出版局、出版集团领导和各家出版社负责人组成,对《巴蜀全书》出版工作进行指导、协调,负责组织实施《巴蜀全书》出版发行工作。将《巴蜀全书》出版工程列入了出版规划的重点;并切实做好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第一,做好组织协调,确保按时完成出版计划;第二,集中出版立项,把《巴蜀全书》做成精品;第三,争取各方支持,为《巴蜀全书》出版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专家委员会,由省内外在巴蜀文化研究领域学术造诣较深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其中又产生了9人专家评审组,职责为负责《巴蜀全书》编纂出版的专业咨询论证。专家委员会成员由领导小组聘任,成员实行动态管理,可随时按需增补。省社科联负责组建专家委员会,并承担专家委员会工作的组织、联系、协调和服务等日常事务。

  除了机构间的配合、人员间的协作,工程所需的资金配备也是保质保量完成编纂工作所必须的条件。工程首批任务预计所需经费6000余万元,政府将投入3500-4000万元,如此庞大的经费,如何筹措、如何科学管理,直接决定了工程的开展和完成。朱丹枫副部长在涉及工程编纂出版经费的问题时表示,目前领导小组已草拟了概括性经费预算,形成以省政府投入为主导,争取国家各项资金支持,争取高校、研究单位科研经费投入,争取出版单位投资,吸引地方政府和有投资眼光的企业投资,多渠道、多方面的筹措资金。并承诺,做好之后的资金预算,制定资金管理办法,组织项目资助申请,争取国家项目投入,以确保工作进展。

  “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巴蜀全书》编纂领导小组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在长达四年的前期论证、调研等筹备工作之后,《巴蜀全书》编纂工程得以正式启动。与《巴蜀全书》相关的编纂、出版单位和相关人员满怀均信心十足,表示一定在编纂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把握住此番时代的机遇,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将《巴蜀全书》“编出水平、编成精品”,为巴蜀文化宝库增添一部优秀的文化作品,使之成为巴蜀文化的“四库全书”,开启当代“蜀学”振兴新篇章,推动我省文化强省建设,促进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办公室

 

文章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办公室 网站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