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兴夜寐,全面履行督导工作——访校级督查傅昭中教授

10.05.2018  22:46

  在学校的教学战线上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曾经活跃在教学或机关岗位上,为学校发展奉献了青春,现在虽已两鬓斑白,但丝毫未停息为学校发展谏言献策的脚步。长期以来为推进学校各项重大决策和部署的落实,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就是校级督查专家。今天我们走进其中一位——校级督查傅昭中教授。


校级督导组专家、校级督导组第二组组长傅昭中教授

  傅昭中,  1939年生,男,教授。曾任《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副书记、正校级调研员。1995年获国家教委授予的“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996年被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教委党组授予“四川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现任校级督导组专家、校级督导组第二组组长。

  督查内容:“督教”“督学”“督政”

  记者:作为校级督查,请您介绍一下督查工作开展情况。

  傅昭中:2004年学校成立督导组,我就参加督导工作。2006年督导组更名为督查组,工作内容有所扩张,涵盖“督教”“督学”“督政”三个方面。

  “督教”是对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进行督导。主要途径是看课、听课,课后与授课教师交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听课初期,个别教师有些紧张,后来都适应了。我有几次听课时,授课教师主动向学生介绍说,今天有某督导来听课,大家欢迎。我认为,督导不是领导,督教的任务不是专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现优点,以利总结发扬,借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督导与教师的平等和谐,相互研讨,是做好“督教”工作的基础。

  “督学”是对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状态、学习风气进行调研,提出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意见。2012年12月,我们第二督查小组在政治教育学院(现马克思主义学院)向200名本科生(当年该学院学生共452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召开了学生专题调研会,就本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课外阅读的习惯,查阅资料的能力,学术兴趣等方面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学生学习状态的建设》。当然,最直观的就是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学生迟到、早退、玩手机的不良现象,督查组多次提出相关建议,我在2017年撰写了《课堂教学秩序与课堂礼仪》一文,希望能在师生中产生共鸣。至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许多班级还保持着良好的课堂秩序和课堂礼仪。

  “督政”是督查学校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贯彻落实学校中心工作、重要措施的执行力。“督政”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侧重点不在于检查,而在于督促。另外,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负责人工作繁忙,很难找到合适的时间让督查小组集体去调研,还会增加各部门负担。所以,我们很少采用这种方式,多数是个别的、分散的、经常的去走访,与各部门负责人或工作人员聊一聊。这种多联系、多沟通的方法是有效的。我喜欢在校园散步,偶遇相关部门负责人时,问问情况,摆摆龙门阵,就能了解到很多工作情况。在分别时,常常对方说:“您放心,我们会安排,会处理好。”彼此会心一笑,都踏实了。

  “督政”工作中,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即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督导起到了桥梁作用。学院有什么困难,教师有什么希望,学生有什么要求,都愿意甚至主动给督导反映和倾诉,希望我们转告给学校。我们也认真地真实地向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转告了“下情”,并提出建议。我认为,学校领导对督查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是重视的,并且在条件成熟时实施相关建议。例如,教职工的工作餐,优化教员休息室,给专家配工作室,给考研学生提供学习教室,改善学生住宿条件等。


傅昭中教授在督查工作中

  督导初心: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记者:校级督导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做了哪些工作?

  傅昭中:2004年学校成立督导组,初心就是服务于本科教学评估。做好2017年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是校级督查组的重要工作,或者说是年度的中心工作。从2016年开始,督查组就配合教务处,检查各个学院的迎评准备,包括材料的规范整理、学生毕业论文的规范、教师评阅试卷和评定学生成绩的规范、教师教学教案的完善等方面。2017年9月开始,全体督导都深入课堂,在9至11月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共听了42节课。

  11月预评估后,根据评估专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小组全体督导到联系的几个学院进行调研,听取了他们的情况介绍,提出了修改完善建议。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全体督导都是全身心投入,心系学校,关注评估工作的进展。在本科教学评估之后,大家也在认真思考、分析专家所给出的评估意见,希望能有效推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督导目标:“一流教学”“一流课堂”

  记者: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您在开展督导工作中,对学校教学工作有什么感受和建议?

  傅昭中:我在十四年的督导工作中,总计听了1000余节课时,对学校的教学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基本了解。在四川,川师大是最早的师范院校,也是教育学科建设最早的高校。我认为,在上世纪我校的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是四川首位,但是现在没有这种自豪感了。作为一名师大人,我也因为这种失落而困惑,而求索。其中原因杂多,且不长篇大论。从现实来看,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兴起,“一流教学”“一流课堂”的建设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要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目前多数教师仍是以讲授为主,常常陷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常态,教学过程单调,课堂气氛沉闷。当今是信息社会,学生可以多种途径获取知识,课堂并不是唯一的。因此,我赞同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习。”因此,教学应该从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线转向教师启发和指导学生学习生活为主线。其次,学校应减轻教师授课负担,让教师有精力思考和提高教学技术。讲课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什么样的语言节奏、音色、音量能吸引学生听讲,什么样的PPT和板书设计能将知识点印入学生脑海,什么样的问答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缺少了这些最基本的教学技术,教学目的难以达成。当然,近年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也是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和运用的。最后,我校教师中不乏课堂教学的佼佼者,让这一部分教师分享自己课堂教学经验和案例,积极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务处已在本学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院教研活动的通知》,我们督导将开展这方面的调研。

  督导感受:教学一线授课的教师们辛苦了

  记者:在担任校级督导期间,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傅昭中:有啊,说一件最近的事情吧。今年4月,我在教学楼教师休息室偶遇几位教师,便询问他们每周授课的课时多少。一位教师说:“上学期每周20多节课。”旁边一位教师补充到:“他在课堂上都晕倒了。”然后大家七嘴八舌地就教师待遇等问题讨论起来。看到教师们把督导当做朋友,能说真话,吐心声,督导的责任感油然而生。第二天,我就到学院查询核实了相关情况,教师工作量几乎都超过基本课时,有的是成倍超课时。作为督导,我深深地为坚守课堂教学一线教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为老师们积极呼吁,希望学校和学院在绩效分配、评优评奖中更多地考虑一线教师的辛勤付出,以保障提升教学质量的顺利实施。

  督导情怀:师大情,责任感

  记者:我们了解到,校级督导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是什么精神让您长期从事督导工作,为学校发展付出呢?

  傅昭中:一是师大情,二是责任感。校级督查组的成员都是在师大工作了几十年的退休教师和机关干部,师大情愫特别深厚。1958年,我就读于川师大,然后在川师大教书、工作、退休,整整度过了六十个春秋。母校培养我,教育我,感恩母校,回馈母校,是我们这代人的心愿。我们经历过川师大的峥嵘岁月,曾为师大的辉煌成就而自豪,也为今天川师大面临的挑战而求索,这就是我们这一代师大人的情愫。

  虽然退休了,但我们不愿做师大发展的旁观者。学校聘任我们为督导,各学院和教师又信任督导,我们就应该积极履行督导职责,认真落实督导工作,为师大的发展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