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人性的光辉

19.11.2013  16:20

从拿到柴静的这本《看见》到我真正读完,大约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阅读期间,我感触最深的即是这书中的“人性”二字。

我总是感觉自己思考得太少,只是简单地把自己放置到一个聆听者的位置,而无法体味书中的深意。其实,这本书是在人性关怀之下,透过十年苍茫的岁月看待记者与新闻。

读罢全书,书中章节前后总是会有一种看似自然但却很耀眼的碰撞,是一种青涩与老练并进的浑然一体,在成熟的眼界里回忆这十年痛并快乐的生活和工作。

这本书写出了青涩,“涩”在她初涉新闻、初涉采访,过于固执地追寻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以及这过程中的人与事,过于清晰地追寻目的而太急躁,错过一切诱因,错过捕捉、理解点滴中流露的人性。这十年,她从一个执拗倔强、决不妥协的小女孩走到平静感受一切无常的境界,这无疑是一种成长、一种成熟。

看见》也是一本填满成熟思想和老练经验的书。她的老练总是让我想到日本的一部著名电影《入殓师》。剧中的“大悟”因乐队解散而放弃了自己演奏家的梦想,却在意外中走上了入殓师这个高薪职业。从第一次畏惧、第二次青涩到逐渐在一场场入殓礼中懂得人的生与死的哲理。

人生这条永远看不到尽头的路,不都是走着走着就找到了所谓的小哲理吗?《入殓师》中的“大悟”是如此,柴静也是如此。柴静的老练,在于这十年记者生涯的磨练,在于每一次看似正确却错得不可再错的颠簸。她总是沐浴在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洗礼中;在批判否定中不断碰壁,在碰的头破血流后,学会成长,如此往复,直到老茧重生。

全书就以这样一种老练的视角审视青涩的故事,虽是简简单单的叙述,却在每一句感慨里面夹杂着一抹历经沧桑的淡然与洒脱,用这样一种方式告诉读者她留下的不简单只是故事与倾述,更多的是她在这十年岁月行进中对人性和人生的感悟。

从“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写到最后的“陈虻不死”,浓重的青涩与老练中,还夹杂对有些事情的无奈和对于生命逝去的感伤与无助!时至今日,我又一次把这本书翻开,略略品味时,仍是万千感伤与感动齐涌心头,恰如迸发涌出的啤酒进了暖人浓郁的咖啡,也许只有这般,才会是我们在千般滋味中懵懂一点:何为新闻?何为新闻人物?何为新闻故事?……

书中有一章节名为“山西、山西”,我想这就是异乡游子对于梦中魂牵梦绕的故乡的呼喊,每一个在外求学或是工作的人都会与它产生发自心底的共鸣。她心中的山西,曾经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留下的不仅仅只是岁月,还有柴静缤纷的童年。而如今,却是少数人的富饶、大家的污染,这是活生生地将故乡的美好记忆撕毁,留下支离破碎的黑白碎片。

柴静如此,我亦如此。儿时溪中玩耍,嬉戏,游泳,抓鱼……而如今却只能停留在我搁浅的儿时记忆里。不断凋零的记忆,搅乱你的一切,让这陈旧的影像无法拼接,就这样不断的逝去记忆,直到你再也没有午夜梦魇中的惊醒,再也无法回忆,无法讲述,无法传承……

这就是我们苟延残喘的世界。

当所有人都被这时光这把锋利的剪刀磨出棱角,让这世界抹去泪痕,才难得发现曾经我们那么熟知的人儿啊,已然在我们假装忙碌的角色扮演中暂时遗忘。而当你不知何时想起而翻转记忆胶片的时候,我们却只能含泪温习我们曾一起走过的路,而这也终究是一段会逐渐掉色的回忆,哪堪什么暴雨滂沱、洗刷殆尽。陈虻走了,对于柴静意味是逝去一位难觅的挚友良师,而我们是不是也在来时的路途上失去了什么呢?或被急匆匆的人群撞得有些麻木,无法自省?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于人生的一次思考和对人性的感悟。周围是冰冷的,但人确是热的。

当每一章节的主人公和他所带来的故事渐渐淡出视野的时候,那个曾经严厉负责的“陈虻”也在静静的时光里离作者远去,看到这里我总是不断唏嘘叹息,一个睿智、博学的人已然陨落,而我们却在无泪的夜里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我想我们和柴静或多或少有点相似,相似在我们生命中也会有一个“陈虻”在其逝去的时候,我们被突然涌来的恶讯冲垮所谓早已搭建好的成熟。

日日夜夜,轮回了六十余次交替,我终究是要带着作者给予的成熟与卑亢听完罢这本叙述,开始属于我们的真实生活。这就是我所看到的《看见》,这就是我所看到的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