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雨季“看海” 泸州城市排涝进入高压态势

01.07.2014  12:01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李淑静 记者 王燕) 进入汛期后,市民最为担忧的就是路面积水。今年泸州市龙马潭区采取最大限度的监管,对地下排涝的设施进行全面监控。

   雨水管道设计低 淤积污泥现象严重

  据了解,目前,龙马潭城区排水管网37公里,检查污井5002座、雨水井2811座,移交管理防洪提1.04公里。

  由于龙马潭区部分管道设计较低,所以经常出现地势低洼、管网建设使用时间长,沿江路、上大街、下大街、杜家街、大通路、香林路、醇香路、金山路、向阳路等19处道路属于雨水井淤泥堆积地,易发生内涝。因此每年汛期前市政工程队都会定期清理管道井。通过清掏工作,确保雨水及时排入管网,避免产生道路积水现象。

  据介绍,城区局部地区的积水问题,是困扰泸州市防汛工作的老问题。老城区管网堵塞和道路沉降产生的局部洪涝和排渍问题,在中码头、回龙湾、摇翔路、红星村等8处改造雨污管道130米等地较为集中,雨后易产生积水,给管网的排污排涝带来挑战。

工人们加班加点

   进入梅雨季 城管排涝压力倍增

  泸州市龙马潭区城管局的市政工程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我们用很多办法,淹水点只要出现中到大雨以上的降雨都要专人值守;易淹点也采取了临时措施,开挖和疏通了一些下水道,还把全市的抽排水设备整合,用以解决今年出现大雨的排水问题。

  最近梅雨季节到来,又是一年汛期,龙马潭区的位置特殊,城市管理遇到挑战,龙马潭区城管局全体上下高度重视,以多项措施保证汛期季节城市的安全,“从3月初开始,我们着手进行排水管网的疏通掏挖,目前城区的排水管网、检查井、雨水井疏通掏挖已全部完成,6月底前将完成城区重点路段和防汛排涝主干管的第二遍疏通掏挖。”市政工程队队长李刚说。

排污压力大

排查地下管网隐患

   检测安全隐患 排涝工作进入高压态势

  为了避免“看海”的现象发生,全区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安全:首先,加大力度成立安全专项巡查小组,针对辖区内市政设施、环卫设施、弃土消纳场所实行24小时巡查制度,并对安全隐患点位进行严密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其次加大城市排水设施整治力度,由市政工人组组成整治小组,实行定人、定片责任制,提高标准对去管街沟、窖井、水篦子等排水设施进行梳理和清掏,迅速更换破损井盖、水篦子,并加大城市雨污分流管网铺设和管护力度,确保城市地面排水顺畅,地下空间排水动力充足。再次加强防汛安全检查力度,尤其是加强河堤和管网巡视力度,严密监视河堤、管网和道路运行情况。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展开安全巡视检查15次,查处23个安全隐患。

  为了加大防汛的硬件应急保障,龙马潭区城管储备发电机、潜水泵、照明设备等防汛物资一批,并建立专用防汛库房,统一进行管理,确保及时投入使用。对于破坏市政设施行为的,如:对破坏、损毁市政设施(包括城市桥涵、城市排水、堡坎等)的行为进行严查严办。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根据市、区级文件精神,龙马潭区城管局新购买便携式有毒气体先进检测设备甲烷探测器,以保证管网清掏及维护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