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金象园区:供给侧改革在路上

25.03.2016  11:49
核心提示:春暖花开,万象更新。近日,从眉山市金象化工产业园区传来鼓舞人心的好消息,预计今年1-3月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将实现总产值23.4亿元,同比增长10.36%;新签约资金15.5亿元。一季度“开门红”胜券在握。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近日,从眉山市金象化工产业园区传来鼓舞人心的好消息,预计今年1-3月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将实现总产值23.4亿元,同比增长10.36%;新签约资金15.5亿元。一季度“开门红”胜券在握。

    金象化工产业园区是眉山现代工业新城核心组成部分,是全球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硝基复合肥生产基地,2015年园区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70亿元。近日,记者在金象园区采访了解到,金象园区工业能够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下了功夫,做好供给侧管理的“加减乘除”,有效激发园区供给活力。金象园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袁晓霞告诉记者,当前,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中国经济的“热词”,而园区作为工业供给端,将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市场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统筹做好“加减乘除”,切实提高园区的供给质量和效能。

    发力高端

    提质增效做好“加法”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园区规模最大的规上企业,公司总裁办主管刘守涛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主要生产硝基复合肥和三聚氰胺的企业,其生产成本70%来自天然气和电力。成本降下去,等于利润“加”上来。鉴于我国新疆拥有广袤的农田和丰沛的天然气资源,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公司投资了20亿元在新疆建厂,去年新疆分公司的销售额占到了整个集团公司的30%。

    除了在外地投资建厂做“加法”,公司还在产业链上向高端转型,打造新的赢利点。公司合作开发的CMFV车用清洁能源项目,属国家重点扶持的高科技朝阳产业,近期将实现社会商业化运作;公司的三胺阻燃材料项目目前已完成年产2000吨工业化试验;投资近5000万元的一期50吨/年聚乙烯催化剂项目已建成投产,产品性能指标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完全可替代进口;与美国杜邦公司合作的4万吨/年的聚四氢呋喃项目,目前已进入项目前期开发阶段。以上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为国家年上缴税收近10亿元。发力高端产品,赢取高端市场,是金象对供给侧“加法”的具体诠释。

    同样善于做产品高端化“加法”的还有园区内另一家化工企业——眉山市新都化工复合肥公司。作为一家在深圳主板上市的企业,新都化工“嗅觉灵敏”,回避低端、发力高端让公司2015年的收入较上年增长25.08%,净利润同比大增76.7%。新都化工眉山公司办公室主任王红萍说,传统复合肥的价格大都在每吨2000元左右,而新都化工力推的高效环保水溶肥,因其溶于水、残渣低、肥效高、节水,可最大限度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优势,可以卖到每吨5000-18000元,广受市场欢迎。

    作为参与起草制定我国首个水溶性肥料化工行业标准唯一一家生产性企业,新都化工加快技术创新,大力推进产品“高端化”,通过产品的高附加值获取丰厚的利润,用“加法”提高了企业发展质量与效益。

    节资降本

    减轻企业负担做好“减法”

    减轻企业负担无疑是供给侧改革的措施之一。据刘守涛介绍,金象化工公司2015年的用电量是4.6亿度,眉山工业电价是每度电0.5594元,公司用电占到运营总成本的20%。公司通过积极参与当地大用户用电直购,每度电降了0.1元,去年为企业节省电费338万元——一个“减法”就减掉了300多万元!

    2015年10月30日,四川省产业园区“园保贷”项目启动,该项目是省经信委联合省财政厅在全省产业园区开展的促进产业园区企业融资增信试点工作。金象园区内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金威特化肥有限公司率先尝到了“园保贷”的甜头。该公司法人代表胡睿告诉记者,当初拿到贷款资金时,他的心情简直可以用喜出望外来形容。原来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产能从每年6-7万吨一举提升到每年10万吨。由于技改投入了大量资金,而每月又必须保证接近1000万元的原材料进货,资金一时捉襟见肘。今年2月1日,一笔350万元、利息仅5厘多的“园保贷”到账让他长松了一口气。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解决企业燃眉之急,园区管委会帮金威特做了一道“减法”题。

    科技创新

    加大技改投入做好“乘法”

    今年3月,园区企业道弘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丙烯酸脂橡胶及配套项目投产运营。在自动化生产车间,公司副总张利朋兴奋地告诉记者,公司原来生产100吨丙烯酸脂橡胶需要10-20人,现在还是这么多人,产能却达到5000吨,预计今年这个项目的产值将达到1亿元。

    据张利朋介绍,公司目前还在积极布局特种橡胶深加工项目和一个高铁配套项目,两个项目完成后将实现产值8亿元。产能巨幅扩大,产值大跨步增长,道弘的“聚变”来自科技创新。仅2015年,道弘就获得四川省战略新材料创投基金670万元,通过和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化工职业学院等高校合作,仅丙烯酸脂橡胶一项,公司就拥有4个品种的国家专利。此外,道弘还依托物联网把企业的进料、出料、仓储、内部检测、销售、售后等工作统一进行无纸化管理,用“互联网+”让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和高效。道弘用高科技、互联网把供给侧改革的“乘法”做得风生水起。

    园区企业顺应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能源基础材料生产为发展方向的高科技民营企业,2015年获批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经理赵澎是个只有36岁的“理科男”,他介绍说,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爆发式发展,锂电池需求的迅猛增长,带给了公司绝佳机会。公司在湿法冶金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制备大颗粒碳酸钴和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方面拥有多项发明专利。2015年,顺应拿到了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赵澎说,顺应有信心用手里强大的科技储备打一场资金裂变的“乘法”战。

    淘汰落后

    “三箭齐发”做好“除法”

    2006年建园之初,金象园区定位为以天然气化工为主导的化工园区、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2015年,眉山市重新定位园区主导产业,提出“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和“只做减法、不做加法”的总体要求。金象园区管委会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和园区的产业定位,对园区企业逐一进行分析排查,“三箭齐发”大胆做“除法”。

    首箭瞄准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项目。针对传统化工市场产能过剩现状及企业情况,园区及时清退皮革添加剂、动物饲料用蛋白、旗胜建材二期、活性胶原蛋白等4个项目。第二箭对准不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严令制定转型计划,要求近期转型。引导金象公司停建20万吨多孔硝铵项目,引入外部技术合作建设高附加值的150吨淤浆催化剂项目和15万吨甲醇制高辛烷值清洁汽油项目;推进金象公司三聚氰胺下游产品开发,加快三聚氰胺纤维、三聚氰胺硬泡、聚乙烯催化剂等产品的工业化进程。最后一箭要求园区企业对落后的工艺、设备、产品以及耗能高、污染重的项目进行技术改造,鼓励顺应公司淘汰原有镍钴锰生产线,新上四氧化三钴、三元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该项目受国家重点扶持,产业链长,市场潜力巨大。去年,园区共引导10家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技改投入达11亿元。

    日前,金象园区召开2016年工作会议,园区党工委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工作方向: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新定位,更加注重市场与效率。在经济新常态下,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控或“强市场、弱计划”的宏观调控方式,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强调政府有形之手的计划、调控作用,应该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实现工业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机遇,也是眉山市工业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工业兴,则眉山兴。园区强,则眉山强。”而作为眉山市工业主战场的工业园区,推动供给侧改革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