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赛区盲人门球 在运动中寻找光明

10.09.2015  01:35

  四川在线眉山频道讯(记者 袁洋)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盲人,他们也是运动员,他们在运动中,全靠听力,全靠触觉。他们是将于9月13日,在眉山市体育馆参加全国九残会盲人门球比赛的四川代表队运动员。

参加盲人门球比赛的运动员

  “2米、3米、1米……”9月9日下午3时许,四川盲人门球队教练刘瑰瑾的声音回响在眉山市体育馆里,盲人门球四川队的六名队员正在进行赛前训练。

  “他们基本都看不见,训练全靠听,我会随时给他们报站位米数,让他们能估算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来判断球的走向。”刘教练介绍,“盲人门球项目使用的球有两斤半重,和篮球一样大小,里面装有铃铛,队员们都是通过听铃铛的声音确定球的位置。”

  据了解,盲人门球四川队共有八名队员,四男四女,他们最大的25岁,最小的14岁。“仅一年时间的专业训练,八名队员从门球的门外汉到现在的独挡一面,他们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和汗水。”刘教练说。

训练现场

  来自四川巴中的24岁女队员小张,曾让刘教练非常头疼,小张来自巴中山里,没有文化,对门球一窍不通,理解能力、运动能力及身体柔韧性都比其他队员差,但刘教练并没有放弃她,她也付出比其他队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遍遍的练习,现在已经成为队里不可或缺的成员;来自乐山的14岁男孩小强,总是笑呵呵的,两斤多的球打在身上从来都说“爽”,绝对不喊痛;来自成都的24岁男孩小罗,浑身是伤,手指都打上了绷带,但他将筷子绑在手指上,依然坚持训练……

  “训练门球真的很累,很疼,但是我不放弃,因为只有在运动中,我觉得我是看得见的,我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我想为四川争光。”小强最后说。

  采访结束后,运动员们意犹未尽,现场进行了一场热身赛,他们带上眼罩,靠自己的听觉,准确地进攻、防守,打出了一个个精彩的好球。

  9月13日,九残会眉山赛区盲人门球比赛就要正式开赛了,祝愿所有的盲人运动员们都能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打一场终身难忘的比赛!

   相关链接:

  盲人门球运动是根据盲人视力障碍特点而专门设计的一项集体球类项目,它需要运动员根据触觉来确定自己在场上的位置、方向;根据听觉来判断球的方向、速度,从而迅速做出反应,这项运动的形式适合于盲人视觉功能障碍的局限,集安全性、竞技性、观赏性于一体,既突出运动员个人技术又强调团队配合,有人作了这样的比喻:“盲人门球运动是一项球似篮球,球门似足球,而掷球动作像保龄球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