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改革拆迁安置模式 让失地农民安居乐业

16.03.2015  12:41

  四川在线眉山频道讯(彭勇)“你们的小区环境太好了,绿化太漂亮了,卫生又搞得好,住起一定很安逸。”近日,从外地来眉山走亲戚的王月刚到亲戚家小区门口就赞不绝口。

安置小区内的绿化很漂亮

  王月刚的亲戚是失地农民,拆迁之前,亲戚一家居住在低矮的砖瓦房里。“老房子只有一层,已经修起来几十年了,很破旧,下雨天地坝里全是稀泥,一家人住在里面也很拥挤,环境卫生也很不好。”王月刚的亲戚说,是政府搞开发改善了他们一家的生活。现在政府不仅为他们修建了漂亮的电梯公寓,分了门面,而且还让他们去学习技术,帮助他们找工作,政府真的是太好了。  记者在安置小区看到,小区里配有便民超市、健身器材、运动场地、物业服务中心等,住户们不出门就可以买东西和锻炼身体,生活十分方便。“我们小区和旁边的商品房小区是一模一样的,你看,都是电梯公寓,都有地下停车位,连物业管理都是同一个公司”,王月刚的亲戚高兴的说道。  过去征地拆迁安置主要方式是规划部门统一规划,集中安置,政府无偿为失地农民提供一定面积的住房和门面,多出来的由失地农民按成本价购买。虽然这样能让失地农民有房住,有门面,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小区档次不高,物业管理差,房屋地段不好,增值潜力不大,安置小区往往成为城市中的“农村”,没有真正成为城市社区;二是“有街无市”的情况突出,由于全部是拆迁农户入住农安小区,消费能力有限,经商活动往往缺乏带动力量,不易形成商业经营聚集优势,门面大多闲置,使拆迁户生活无法保障。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如何将失地农民安置好、服务好、保障好,使失地农民既得到了与城市居民一样的住房,同时又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改变了过去被拆迁安置农民游离于城市的状况,政府在这方面不断改革创新。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坚持安置小区和商住小区同区同位同质规划,推行住宅上高楼、门市上二楼和卷帘门变玻璃门安置导向,打破安置小区档次低定位,高标准建设拆迁安置小区。在岷东新区安置小区动工之前,就坚持“百年不拆、百年不挖”的建设理念,高标准遴选了清华、复旦、同济等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一张蓝图绘到底,地上地下“两手抓”、“户户见绿”,以国际视野高起点规划生活品质之城。建设用地内人均绿地达到40平方米,均达到甚至高于发达国家标准。岷东新区中部组团安置小区建设正在交付阶段,1456户村民陆续搬进新房。据介绍,小区总建筑面积23.45万平方米,设计50平米、80平米、120平米三种户型住房1456套,可安置中部组团拆迁农户1456户3600余人。青神县还积极整合资金,将棚户区改造、“4.20“地震灾后重建等项目与重点项目拆迁安置结合,整合项目资金1.2亿元,实施锦绣大道、机械产业园区、滨江新区等重大项目拆迁安置,共安置居民1106户。

   发挥居民作用,实行小区自治

  采取“政府引导、社区主体、居民自治”的方式,在拆迁安置小区探索安置小区业委会组建成立,推行拆迁安置小区业委会自主管理安置小区新模式。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拆迁安置房的物业管理收费标准相对于商品房要低得多。即便金额不大,却仍有居民不愿意交。有人以物业公司管理不善为由,拒交物管费,有人看见其他人不交物业费依然可以享受物业服务,觉得自己交钱就亏了。这样一来,物业服务公司出现亏本,有的难以为继就只好撤离。管理安置房小区仅靠物业管理企业是不够的。安置小区居民多是街坊邻居旧相识,相互之间十分了解,沟通解决一些问题也更容易些。因此,发挥居民积极作用,实行居民自治,是有效改善小区管理的途径。去年,青园小区通过民主投票,选举成立了安置小区业主委员会,主动配合物业管理公司承担起了小区环境、治安的维护与提升工作。拆迁安置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不仅可以调解矛盾,服务村民,还可减轻政府部门的管理负担,是新农村建设中一种有益尝试。

   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就业能力

  “真没有想到政府还出钱叫我到学校参加培训,毕业后还帮我安排工作”,谈起此事,在家具厂上班的小钟高兴的说。和小钟一样,家具厂里的许多工人都是来自周围的失地农民,他们一样都在经过培训后,进入工厂上班,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的收入。

  为全面提升失地群众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实现失地群众“农民”变“市民”,去年6月,仁寿视高镇失地群众首期技能培训班在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隆重开班,学员来自全镇9个社区,共30人,均为40岁以下青壮年。全程不间断培训30天,培训期间的一切费均由镇财政支持,学员们只需放心学好专业技能即可。第一期培训班主要以车工、电工、机电维修、物流仓储管理为主,均为园区企业急需工种,接下来还将陆续开设焊工、家政服务及建筑类等多个培训专业,最大程度满足广大失地农民的不同就业需求。青神县针对失地农民等拆迁安置户开展就业培训9场次,推动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被安置群众实现“有资产、有就业、有地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