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干部驻村帮扶成效凸显
2014年眉山市按照省市干部驻村帮扶要求,通过贫困村干部驻村全覆盖,建章立制,精准辨症,精准施治,全力以赴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市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合理,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成效凸显。
一、干部驻村全覆盖。 2014年,眉山市精准识别出316个市级贫困村,4个省级贫困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选派一批了解农村、熟悉农村、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特别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驻村帮扶100个贫困村,区县安排县级部门干部驻村帮扶所在辖区的216个贫困村。市级贫困村派驻3至4人的驻村工作组,省级贫困村派驻10人的驻村工作组,由市、县、乡三级干部和已在贫困村工作的“三支一扶”人员、扶贫志愿者等组成,实现全市316个贫困村干部驻村帮扶全覆盖。
二、工作组建章立制。 贫困村所在的区县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对驻村工作组人员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安排、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考评。工作组从建章立制入手,重点建立了三项工作制度:一是例会制度。规定每周一利用镇干部会统一部署,要求工作组人员对上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报,讨论工作存在的不足,安排部署下周工作。二是学习制度。学习相关文件,吃透政策精神,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及时把党的惠民政策宣讲到老百姓心中。三是工作制度。严格按照驻村工作要求,工作组队员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结合全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在村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44天,建立驻村工作台账,写好民情日记,作为考核干部的的主要依据。
三、精准辨症找原因。 驻村工作组及时研究制订入户调查提纲,重点采取四种方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一是召开村两委班子座谈会,听取村两委对村里基本情况的介绍,逐步熟悉村情,了解民意;二是采取与个别干部谈心的方法,听取他们对村里发展情况的介绍;三是走访典型户,深入村里在产业发展方面有代表性的农户或致富带头人家里,进行个别座谈交流;四是普遍调查,对贫困户逐一走访,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召开工作组和村两委会议进行认真讨论,找准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制约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
四、精准帮扶助增收。 驻村工作组找准致贫原因后,因村施策、因户施治,对普通贫困户采取项目扶持到村到户、能力提升培训到户、创业促进小贷到户、住房保障补助到户、圆梦大学援助到户;对残疾贫困户采取扶贫资金、土地等托管给当地专合组织、基层集体组织、帮扶干部、当地致富带头人,帮助管好用好帮扶资金,谋划发展项目,贫困户收租分红;同时将贫困户转移为低保户,转移为养老保障,地质灾害转移搬迁等,实施精准扶贫,全年减少贫困人口 5.0148万人,在扶真贫、真扶贫的道路上,走出了精准扶贫的眉山实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