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完成全市水生生物资源调查

25.10.2013  18:01

          今年以来,眉山市水务局根据《眉山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和全市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全市各县(区)水产渔政部门历时六个月,对全市一区五县、幅员面积718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主要江河、水库、稻田、沟渠、堰、山坪塘、溪流、滩涂及其它水域内各类水生生物物种资源分布、数量及其生态习性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一是做好调查资料准备。针对要调查的对象、区域,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包括历史调查资料、行政区划、自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当地的社会人文、经济状况和影响淡水生物物种生存的建筑设施等,为全市水生生物的具体调查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突出重点调查区域。调查的重点地段主要在青衣江洪雅段中保镇义公村、百花滩库区,岷江东坡区段、青神段、彭山段,以及分布在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青神县众多乡(镇)、村、社等的各类主要水域。

          三是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查阅历史资料及科研报告,对渔民的渔获物进行抽样统计,组织传统的专业捕捞人员进行捕捞、采样等实地调查,实地走访各地对水生生物物种资源状况熟悉、具有多年从事捕捞或养殖的传统渔民,进行调查取证,形成第一手资料。

          四是水生生物现状基本摸清。经过调查,全市境内现有水生生物物种369种,其中:鱼类8目19科119种,浮游生物120种、底栖动物11种、水生高等植物21种,着生生物98种。另外,该市从国外成功引种的名优鱼类多达30余种。如斑点叉尾鮰、云斑鮰、武昌鱼、大口黑鲈、新疆丁鱼岁、大口胭脂鱼、金鳟、虹鳟、银鲑、大西洋鲑、漠斑牙鲆、彩虹鲷、俄罗斯鲤鱼、革胡子鲶、多瑙河六须鲶、史氏鲟、达氏鳇、西伯利亚鲟等在该市形成了较大的养殖规模,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眉山市通过细致的调查,基本掌握了全市水生生物资源状况,为下一步开展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和发展现代渔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渔政处)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