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以农为主 从农民到业主
仁寿美丽新村建设
如何因地制宜,尊重民意,实现房子变好、收入变多、环境变美、身份转变?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仁寿县大化镇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新“四种模式”,推进“四个转变”工作思路,依托场镇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建成了大化镇华兴家园幸福美丽新村。
作为仁寿县目前最大的新农村综合体,大化镇华兴家园占地147亩,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分A、B两个区域,共有建筑41幢,888套住房,计划将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
8月14日上午,在大化镇华兴家园,天然气管道安装工人们头顶烈日,忙得不亦乐乎。偶尔有村民前来观看施工进度,盼着能尽快入住。“山区群众渴望改变居住环境,渴望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资源。在场镇拥有住房就是他们的中国梦。”大化镇党委书记魏正良说道,经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寒保村100%的群众、劳动村95%的群众主动签订协议,自愿搬迁至大化场镇,解决了山区群众居住条件差,特别是饮水困难和自然灾害威胁大等问题。
据了解,华兴家园新村以寒保村、劳动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安置点为载体,地处华兴社区二小区,既是双挂钩项目的安置点,又是新农村综合体,更是融入场镇的新型社区。小区集中安置寒保全村、劳动村原高尚村、华兴社区二小区拆迁户共2000余人。
从山上搬下来住进城里新房子,村民要如何适应?“刚开始提到要搬迁,我们不少人首先是觉得担忧,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不知所措。”寒保村村民任怀明说,但是当大家详细了解了相关政策后,觉得十分高兴。这些政策对当地群众肯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就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提到搬迁后生活方式的转变,任怀明信心满满地表示,就算不种庄稼,但他们有双手能干活,就能够有饭吃。
大化镇积极探索,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破解人往哪里去;以提升服务为基础,破解人心怎么聚。为确保群众搬得进、住得稳、有收入、有就业、有保障,实现安居乐业,该镇正着力组建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性门面按“农民持股、村民自治、公司经营、年终分红”的大商业模式经营;组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对项目区土地实行规模流转或入股经营,培育业主,增加农民土地收益和务工收入;提供就业培训和咨询服务,引导劳动力在县内园区、镇内企业等地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
“富裕农民才能转变农民。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农民从山上搬下来住进新房子,而是必须让农民增收,让农民转变为居民,转变为业主。”魏正良表示,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的召开坚定了他们以农为主统筹城乡,依托场镇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将继续努力,不断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真正实现家富、业兴、村美、人和的新村建设要求。
八百湖堰润丹棱
水资源缺乏一直是丹棱发展最大的瓶颈。境内无大江大河,没有一滴外来水源,全县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1982立方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该县生产、生活用水全靠县内库、堰、塘在汛期蓄水,一遇干旱用水就困难。
如何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彻底解决缺水问题?丹棱县作为全国第一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积极响应我市“千湖之城”大会战号召,根据当地实际,探索切实有效的治水方略,以做活“水”为重点,以项目为核心,实行重点建设、连网成片全域推进方式,实施“八百湖堰润丹棱”工程,加快水系生态文明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水资源支撑。
今年以来,丹棱县结合实际,坚持水环境打造与城市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全县水系建设规划和保护规划、蓝线规划及县城水系建设规划,制作“八百湖堰润丹棱”建设全景规划图,坚持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三水一体”,抓好引水入城、入园、入镇、入村“四引”工作,实施增水、活水、见水、碧水、甜水“五水”工程。
8月12日,在该县丹顶湖整治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安装排污管道。“前不久清淤基本上结束了,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排污管道的安装,以便将污水进行集中排放。”丹棱县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丹心湖、丹顶湖等项目建成之后,不仅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美化城市面貌,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因此,这项惠民工程深入人心,获得了群众的支持。
一座城市,坐拥山水公园,将涌现更多活力生机。清淤截污、引水入湖、显山露水、绿化美化,丹棱县注重规划,强化配套,以“水”为灵魂,保护水环境,做活“水”文章,建设生态城市。
据悉,该县计划用三年时间,到2016年,投资6.4亿元,实施以水美城工程11处、景区造湖工程5处、四引工程84处、病险水库整治51座、山坪塘整治888口、中小河流治理4处(16公里)、水保综合治理7.5平方公里、小水电增效扩容2座、碧水工程7处,确保全县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42.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由目前的7.2%提高到9.5%,形成布局合理、引排得当、丰枯调剂、多元互补、调控自如的水系连通体系。
丹棱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该县坚持水环境打造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的做法还在继续发力。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做好八百湖堰的各项工作,实现邻水而居、依水而活、傍水而旺、山清水秀、景美人和的大雅丹棱。(眉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