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协真情帮扶彝区布拖初显成效

03.12.2014  00:15
 

2013-2014年省科协负责凉山州布拖县特里木镇民主村的定点扶贫帮扶工作。省科协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努力推进各帮扶项目实施,以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为目标,切实增强民主村发展后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深入调研,科学制定帮扶规划和实施方案

四川省科协充分尊重布拖县委县政府的意见,结合对布拖县帮扶实际,新一轮帮扶村定在布拖县特里木镇民主村。省科协领导多次深入实地调研考察,并制定了《四川省科协对口帮扶布拖县特里木镇民主村工作规划(2013-2015年)》,印发了《四川省科协帮扶布拖县特里木镇民主村的项目实施方案》(川科协〔2013〕49号)。                                                                                                                             

规划》明确成立了以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吴凯为“挂包帮”活动第一责任人,党组成员、纪检专员李大用为具体负责人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省科协机关各部门及各直属事业单位共同抓好项目实施。《实施方案》共确定了七个帮扶项目大类:产业帮扶、智力帮扶、素质教育项目、教育资助项目、结对帮扶项目、先锋模范行动以及基础设施项目。省科协对每个项目进行了任务分解,指定了项目实施部门。

省科协党组书记吴凯(右一)调研帮扶村大棚蔬菜基地

  全力协调和投入帮扶资金,为布拖及民主村建设提供保障

省科协在2013-2015年将对民主村投入1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帮扶该村建设。省科协利用科普惠农项目、科普专项经费等资金资源,在2013年,共已投入资金50万元,在2014年共将投入资金60万元。这些项目资金用于布拖县科普设施建设、民主村人畜安全饮水建设、民主村科普示范村建设、开展“科普六进”活动以及布拖县民主村大棚蔬菜基地建设等,为布拖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科学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下派干部充分利用四川省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这个良好的平台,组织县科协申报布拖县大棚蔬菜基地项目,并多方沟通协调,该项目已进入了协力公益资助项目目录,资助资金为284.5万元,受惠老百姓预计将达到700人。
 

积极沟通协调,努力推进各项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两年来,省科协积极协调、调动多方面资源,努力推进帮扶工作,各项工作稳步实施。

积极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了布拖县特殊困难儿童“科学文化之旅”夏令营活动。共25名师生赴成都参加了此次活动。他们参观了四川科技馆,极地海洋馆、动物园等,并参与科技馆的体验活动。此次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探索和体验科学文化活动,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必将对孩子们的成长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二是开展了“科普之春——布拖校园科普行”活动。由四川省科协和布拖县教育局主办,省科协民科队、省科协反邪教办、四川科技馆、凉山州科协等单位承办的布拖校园科普行活动在布拖县举办。省科协科普大车开进了县交际河中学、龙潭镇中心校、县民族小学、县特木里镇小学和布拖中学。通过采取科普展品展示、三维图片展示、播放青少年安全视频、机器人表演、趣味科学实验“干冰秀”、科普讲座、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反邪教图片展示、法律法规图片展示、科普文艺小分队小品表演,医疗小分队为学生或民众基础体检、免费量血压等形式,给全县60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份丰盛的科普盛宴。

布拖县贫困儿童参加科学之旅夏令营

四川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还向布拖县赠送了5套青少年科技调查体验活动资源包,积极发动社会资源,与Intel公司协调力争对布拖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配置电脑,Intel公司志愿者服务边远山区学生公益项目也与县教育局对接推进中。

组织专家建言献策。 充分发挥省科协院士专家优势,省科协港澳台部和省科协学会部努力推进智力帮扶项目实施。积极协调县林业局有关同志到成都向中国海智专家进行了乐安湿地的情况汇报,引起海外专家的高度重视。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竞跃带领的中科院成都分院的专家到布拖乐安湿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并举行了专题交流座谈会。专家十分重视乐安湿地的保护开发,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开展乐安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本底调查、恢复湿地面积和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监测研究、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协调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等5方面的建议,为县委县政府保护开发利用湿地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竞跃(左一)带领专家调研乐安湿地

全力提升科学素质。 一是加强科普设施建设。省科协充分利用省科协科普宣传栏建设奖补资金,用于科普宣传栏的建设,实现了县城科普宣传栏“零”突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本着“节约、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县里的实际情况,最终选在县城文化广场(县委中心广场)、阿都街、特觉上街(县电影院)和普提上街(县新华书店)等人口密度大的县城主要交通干道和民主村建成了六个高规格的科普宣传栏。其中县城文化广场的一个科普画廊长度达近20米,其余五个科普宣传栏长度均为7.0米。宣传栏的建成,也对于《纲要》在布拖深入贯彻实施,提高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生产生活习惯都具有很好的宣传、教育和激励作用。

位于布拖广场的科普宣传栏

二是开通电视大型科普栏目《科普大篷车》。通过与省科普中心和凉山州科协的了解,全省近200个地方开通了科普大篷车栏目,凉山州也只有布拖县没有开通此栏目。经过与县政府分管领导的沟通协调,得到省科协中心的大力支持,签订了三方协议,在布拖县电视台开通了电视大型科普栏目《科普大篷车》。

全力推动产业帮扶。 一是积极争取各项惠农资金。及时安排县科协与省科协科普部沟通协调,对县科协申报2014中国科协惠农项目的工作也提前做好了相应的安排和部署,做到先谋划,再申报,项目成功申报获奖补资金20万元。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帮扶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了提高帮扶村村两委干部对产业发展的管理水平和大棚蔬菜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省民科队开展农村村干部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组织特木里镇民主村党员干部到西昌、德昌等地,参观考察了西昌市葡萄协会、德昌县新农村建设、德昌县花卉协会和电子科普画廊等。通过考察学习,民主村的党员干部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开拓了视野,对民主村今后工作的开展、村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2014年3月,省科协还组织25名民主村村民赴德昌举行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培训,切实把大棚蔬菜基地做好,让村民利用学到的技术,使蔬菜增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全力建设民主村大棚蔬菜基地建设。省科协积极组织县科协和县农业局,利用科普惠农项目资金以及农业资金,花费32万元(其中农业局出资12万元)建成了统一灌溉,施肥以及管理等标准化的大棚基地,为当地产业发展和助农增收提供试点和样板。大棚蔬菜基地占地面积近12亩,棚内种植面积近10亩。目前,第一批栽种的黄瓜、西红柿、茄子、海椒等蔬菜获得丰收,初见成效。

帮扶村大棚蔬菜产业基地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民主村2、3、4组自来水管由于年限过长,出现老化爆管,村民用水安全无法保障,用水成本最多达5倍增加。省科协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划拨15万元资金,解决了3个组201户的安全饮水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本着“控制成本,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原则,决定采用请自来水公司技术人员免费科学设计、到西昌采购材料、村民投工投劳、县科协全程监管的方式实施项目。积极与县分管领导刘浪副县长沟通获得项目3万元的缺口经费支持 ,同时与县水务局、自来水公司多方面沟通协调,对项目总体设计和科学规划、涉及水管的线路设计、水管品牌选定、施工方案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项目顺利实施完毕,目前运行良好,老百姓用水成本大大降低。

结对帮扶显真情。 省科协机关党委根据《实施方案》,向各支部印发了《中共四川省科协机关党委关于以党支部(党委)为单位开展帮户活动的通知(川科协机党〔2013〕15号)。四川省科协将从2013年起,通过连续3年时间,围绕“帮助困难农户脱贫”的目标,对口帮扶布拖县民主村45户贫困户,每个支部(党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上活动,帮助帮扶对象解决1~2个困难和问题,并将此项活动成效与评选表彰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文明处室等“创先争优”活动挂钩。两年来,省科协党组成员、纪检专员李大用,省科协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肖咸君代表省科协党组,带队深入困难户家庭,开展了送温暖慰问活动,送去价值近6万元的生活物质和现金。在彝族各节假日前后,办公室党支部,学会部党支部,企事业、人事部党支部,民科队党支部等共13个在职党支部赴布拖开展了帮户活动,为帮扶对象送去了油、米以及被子等物品和现金,价值达2万余元,让帮扶对象感到了省科协真情帮扶带来的温暖。

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着力锻炼培养年轻干部
省科协机关党委书记肖咸君带领年轻党员慰问当地困难户

省科协党组把选派干部到布拖县挂职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积极支持派驻干部开展工作,切实帮助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使派驻干部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省科协先后派出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布拖县挂职扶贫。其中一名任布拖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其中一名同志担任木尔乡副乡长、呷乌村党支部副书记,一名同志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下派干部热心基层、安心基层,以饱满的热情奋战在新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中,积极协调有关项目申报并力争项目资金最大化支持,组织各项帮扶项目的实施,并通过努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实绩,赢得了基层群众的尊重,得了到锻炼,树立了下派干部的良好形象,为科协干部职工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树立了榜样,为扎实有效地推进省科协扶贫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