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问 破解难题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专题询问人口与计生工作

11.10.2018  11:42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以来,我省新增73万余名二孩,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幼儿“入园难”如何有效缓解?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高危孕产妇的比例增加,出生缺陷如何加强防治?相关部门如何更好地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    ……   9月29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省政府关于全省人口与计生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这是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两个半小时中,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直击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围绕幼儿“入园难”、 幼师职业培训 、防治出生缺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问题精准发问,副省长王一宏和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省法制办等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给予详细解答。   问得有深度、有力度,回应有依据、有办法,问人民所盼,答人民所愿,一问一答间,尽显为民履职风采。   本次会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文华主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捷、刘作明、侯晓春出席会议。   

幼儿“入园难”待缓解

  

  自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我省新增二孩73万余名,“入园难”进一步加剧。   “按照当前幼儿园建园标准计算,要满足这部分新生幼儿的入园需要并补齐原有的缺口,全省需新建幼儿园2000余所,新增专职教师58000   余名。” 陈文华副主任发出“第一问”:——“我省在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上做了哪些工作?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有效缓解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省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作答——缓解幼儿“入园难”,分 “三步走”:第一步主要是解决“有园上”的问题;第二步是“上得起”的问题;第   三步是“上得好”的问题。   解决“有园上”,主要有三条措施——建公办、扶民办、强弱项。2017年全省公共预算安排学前经费89亿,是2010年的10倍,从2011年到2017年共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园3576所;从2016年开始扶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5044所,2017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增加学位17万个;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大力实施民族地区“一村一幼”计划,一共建立了幼教点4823个,解决了20万幼儿的入园问题。到2017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已达到82.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比   201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27.38%。   解决“上得起”,重点建立三个制度——幼儿园公益经费财政拨款制度;扶持民办幼儿园和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机制,2017年下发奖补资金8000万;困难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制度,2017年投入5.9亿,对全省民族自治县的幼儿全部免除保教费,减免20万非民族地区家庭困难的   儿童、孤儿保教费。   解决“上得好”,一方面抓师资的补充和培训,包括小学教师培训以后转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等,教职人数比2011年增加了11万,翻   了一番还多。同时抓管理提高,重点治理小学化倾向的问题。   戴作安表示,在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当中,全省将新建、改建、扩建2300所公办幼儿园,确保到2020年全省的学前毛入园率可以达到85%以上,和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   到80%,和全国目标一致。   

提升妇幼健康保障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高危孕产妇的比例增加,母婴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据了解,我省200多家妇幼保健机构中,级别较高、达到三甲的只有四家,二级以下的两家,其中没有等级的就有45家,占了20%。不少机构产科、儿科、妇科等基本医疗设施不健全。“更好地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我省相关部门如何采取措施?” 钟剑麟委员抛出问题。   省卫计委主任沈骥回应:我省在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建了三个平台,包括中央给西部地区专门的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灾后重建项目中建好妇女儿童服务机构,省上“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以及精准扶贫重点倾斜建设,都把比较重的资金向妇女儿童保健机构和相关学科的基建设备进行投入。   对妇产科、儿科大夫,我省实行了三个政策:第一个出台硬性规定,儿科大夫收入要高于其他科室人员平均值1.5倍,鼓励医生选择儿科;对妇产科、儿科的服务价格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使这个类别的医务人员更有职业尊严;精准扶贫中强化了三州的州县两级全覆盖派内地工作者,特别是没有儿科医生的一定要派一个儿科医生去,下派支援时间延长,下派医生级别提高,并实行传帮带;实行标准化建设,目前市妇幼保健机构80%以上已经是三乙医院,县级妇幼保健医院在内地90%以上是二甲。去年四川省的婴幼儿死亡率已经连续十年低于全国平均,孕产妇死亡率连续14年低于西部平均。   针对妇幼体系建设 “”“”“”“”现状,沈骥认为,“应做到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各级政府需高度关注、履职到位,进一步完善体系,在2020年90%以上都要实行规范建设, 2025年标准化建设应达到100%。”   

加强出生缺陷防治


  “客观的说,我省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不断得到强化,成绩值得肯定。但是目前仍存在重人口出生率、轻出生缺陷发生率等现象。”余仪委员的问题是:省卫计委今后如何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省财政厅对此项工作有什么财政支持?   “过去十年中,四川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已经从万分之一百八十二下降到万分之一百三十七,但仍然是一个较高的数字,政府还得下大力气来应对。”沈骥回应,下一步,要把防止出生缺陷发生作为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总抓手。政府的主导力度要加强,不断推出新的公共服务,预防出生缺陷;全社会加大力度,人人都成为预防的主人翁;加大防治体系的建设,让出生疾病筛查更便捷、更方便;打造和强化队伍;加强相关保障等。   省财政厅副厅长陈书平补充,在预防出生缺陷的项目实施上,有免费的婚前体检,免费的孕前优生检查,以及免费的服叶酸以及儿童保健方面的政策。几年来,这些政策按照财政分级分担的原则,提供了足额的经费保障,光省级财政安排都是在2亿元以上。下一步,要保证现有预防出生缺陷项目政策落地落实,尽最大努力实现相关人群的全覆盖,保障财政经费。   接下来,李伊林、曹建国、胥健等委员的问题涉及民族地区超生、基层免费计生服务经费、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等,沈骥、陈书平与省发改委副主任黄河等作出了详细解答。   李世亮同志、谷运龙委员、朱天民委员等还就教育资源的规划、“一村一幼”幼师编制问题、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纷纷发问,应询部门均作出回应。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询问,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总结经验,更加深入地反思问题,为科学施策、推动工作明确靶向,增添力量!”王一宏副省长表示,会后,政府相关部门将认真学习贯彻此次常委会审议意见,进一步研究相关举措,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人口计生工作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事关社会生产力、民族基因的优化与提升。”陈文华副主任殷殷寄语:“我们相信通过这次专题询问,在一问一答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省人口计生工作的一些薄弱环节必将得以改进,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必将得到更好的实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