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省区市将开展财政管理评价 得分关乎钱袋子

16.04.2014  07:36

  张静

  我国36个省区市将开展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百分制的评价体系有望让公众更清楚地看懂各地财政治理情况。

  财政部网站昨日公布了《关于印发〈地方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文件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根据通知,上述评价结果将作为转移支付分配的重要参考,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财政管理得分高低关乎其“钱袋子”。

  从透明预算到债务管理

  这次评价得分采取百分制,内容评价内容主要是地方财政管理情况,具体包括实施透明预算、规范预算编制、优化收支结构、盘活存量资金、加强债务管理、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落实“约法三章”、严肃财经纪律等八个方面,其中前六项各15分,落实“约法三章”为10分,严肃财经纪律为-10分。

  “约法三章”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禁止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控制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通知》显示,财政部每年组织对上一年度地方财政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相关转移支付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将评价结果按得分进行排名。对得分排名前10名的省,由财政部予以通报表扬;对管理基础较差、综合得分较低的省,予以通报批评,并通过约谈督促切实整改。

  文件明确表示,评价结果在财政部门户网站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这意味着,公众将可以直观了解各地财政管理绩效情况。文件还详细解释了各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包括分值、权重和计分方法。

  体现宏观产业税负

  对于市场关注的地方债务管理、宏观产业税负等问题,评价体系也有所体现。

  在加强债务管理方面,评价体系以政府性债务率、新增债务率、偿债率、逾期率等为对象,总分值15分,其中政府性债务率占6分,新增债务率占4分,偿债率和逾期率分别占3分和2分。

  在上述四项指标中,各省政府评价指标均以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为“分水岭”,低于则满分,高于则零分。其他地区得分按公式计分。

  此外,对宏观产业税负的评价被纳入了优化收支结构部分。宏观产业税负的评价内容为各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税收额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按东、中、西区域分别评价。

  对于“年底突击花钱”的老问题,“盘活存量资金”部分显示,将考核各地加快支出进度情况,通过计算各省一季度末、二季度末、三季度末和11月末各时间点的公共财政支出进度,并与序时进度比较,达到或快于序时进度的得满分,其他地区得分按公式计算。

  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

  近年来,预算改革在深化改革中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财政部门也一直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012年,财政部下发《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2013年,根据预算司的通报,财政部门已对全国1985个县的财政支出管理绩效开展了综合评价。此外还对中央部门支出管理综合绩效进行了试评价,河北等17个省开展本地区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试点,四川等18个省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

  根据2012年财政部发布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2012年起各级财政部门对预算部门,预算部门对下属单位都开展部门(单位)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试点。

  不过,对于多地开始试点的预算绩效管理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有地方人士透露,一些地方试点的预算绩效管理还较为简单,项目覆盖面也比较窄,很难真正起到监督财政资金使用的效果。

  江苏省财政厅厅长刘捍东3月曾撰文指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例如个别财政部门业务处室所有绩效工作依赖绩效管理处实施,开展评价工作时认为绩效管理加重他们的工作量,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责权,产生抵触情绪。人员素质也是制约因素之一,懂管理、懂业务、懂操作的复合型人员较为缺乏。

  此外,有基层财政官员表示,预算绩效管理要避免“财政部门自己监督自己”和“越位”实施对其他部门本应自行开展的绩效评价。

  而对于“部门自己审自己”能否奏效的质疑,委托第三方评价是解决方式之一。

  上述五年规划就提出,五年内将扩大第三方评价范围,探索引入第三方参与绩效管理工作,还将健全专家学者库、中介机构库和监督指导库三个智库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和制衡监督。

  例如,广州番禺区财政局就推进第三方评价机构政府采购工作,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委托第三方评价行为,在2014年部门预算中,筛选出区本级100万元以上(不含基建项目)的专项作为估算2015年度预算绩效审核评审费用的基础,大致测算政府采购的预算金额。

(原标题:财政部考核新规:地方负债过高或影响转移支付)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