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保障房建设稳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已开工逾48万套

03.11.2014  09:08
   从去年22.4万套到今年前三季度逾48万套

  在自贡市自流井区老街的居民李新华家里,还存着年初的报纸——全省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开工量去年完成22.4万套,今年计划猛增到50万套。这一组数字,让李大妈整个春节都激动不已,“邻居都在说,今年老街有戏!

  李大妈的愿望,在国庆前迅速变为现实。自流井区逾4800户居民的安置房已破土动工。开工的还有全省48.3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为去年全年开工数的2.2倍。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为何今年我省棚改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翻倍增长?前三季度开工量规模空前,又是如何做到的?

   惠民生“牵手”稳增长打造前进双引擎

  10月6日,泸州市北城街道枇杷沟,小雨淅沥,年逾六旬的刘天淑家堂屋里摆满接雨水的塑料盆。

  这间建于新中国成立前的低矮瓦房,屋顶青瓦早已松动。然而,备受煎熬的日子即将远去。2月16日,枇杷沟棚户区改造项目1期共873户居民搬迁签约工作启动。看过安置房后,刘婆婆忙不迭签了字,“所有房间有飘窗,地段又靠江边,很安逸!

  改善困难群体住房条件,始终是我省保障基本民生的“硬任务”。去年以来,全省先后三次组织对危旧房棚户区情况反复排查,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将原确定的2013-2017年改造规划由86万户调整到150万户,增加74%。今年的改造计划,也相应由约20万户增加到40万户。“推动安居工程建设,是新形势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介绍,政府投资1元钱用于保障住房建设和改造,将带动1.3元上下游产业投资和消费。

  惠民生“牵手”稳增长,让百万安居工程有了前进的“双轮”:3月,我省出台《关于加快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4月,省政府一周内连续3次召开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现场会督促落实……

  今年前三季度,南充市开工公租房和棚改户约9.3万户,创全省历年地市建设规模之最;巴中市启动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近5万户,是去年的近2倍……

   化解“一高一低”难题开发性金融“供血

  落实棚改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一高一低”难题:投入增高,伴随成本上升,2013年至2017年,我省危旧房棚户区改造估算投资约6000亿元;同时,市场资金参与意愿逐步降低,金融支持仍显不足,地方财政有限。

   钱从哪儿来?

  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发挥好开发性金融的“供血”作用,保证棚改资金需要。这为化解资金难题提供了机遇。

  变机遇为动力。同月,省委、省政府决策,由省住建厅牵头,多个部门与国开行省分行、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密切联动,建立省级平台“统借统还”融资模式,并成功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协议,以此平台获先期融资规划600亿元。

  同样在4月,省政府审议通过并出台《四川省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专项贷款管理办法》,成立专项贷款项目办公室,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等加强指导和服务。5月20日,我省首批123个项目成功获得国开行351亿元棚改贷款授信;6月底,第一笔51.8亿元贷款资金顺利下拨——此时,离协议签署仅约2个月。

  各地在实践棚改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行动中,还探索出多种渠道筹资的创新模式。地方债券、企业债券、私募债券、住房公积金贷款……确保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加速推进。

  居民“自治改造”实现质量速度双赢

  短短2个月,枇杷沟片区873户居民棚改搬迁签约率达到70.9%,一度被视作棚改推进“难点”的搬迁问题正迅速得到解决。

  秘诀,源于“自治改造”。“改不改、怎么改,居民说了算。”泸州市住建局副局长魏光德说,枇杷沟棚改项目成立了居民自治改造委员会,及时收集并反映民意。只有片区居民同意率100%时,才能正式启动征收——从成都市曹家巷里走出的全新模式,正在全省各地生根、发芽。

  这一模式的背后,是我省“以群众为主体,政府引导”的全新理念。住房是否改造、何时改造、如何改造,都有群众参与决策,只为一个目标——以人为本,使群众最大限度地从安居工程中受益。

  以人为本,还在于对住房及其环境质量的提升。10月11日,记者看到广安市化龙沟片区棚户区改造及美好家园建设项目规划图,描绘出“高大上”的未来:棚改安置房将高标准配套超市、幼儿园等公共设施,达到同期中高档商业住宅小区标准。

  高标准建设化龙沟片区,源自我省对棚改的严要求——设置开发强度“天花板”,严格执行城市规划,防止违规提高容积率。这是严防拆了“躺着的”棚户区,又建起“立着的”棚户区。“快不是目的,关键是质量。”谈及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住得下”“住得稳”深化改革新探索

  在成都市双流县罗家店村,达州来的陶德祥和儿子一家四口住在工地旁的临时工棚内,10多平方米的宿舍,挤满四张上下铺,“不要看房子小,人多的时候能挤8个人!

  改变始于今年。截至前三季度,成都市竣工公租房5700余套,其中1600套已分配给农民工。陶德祥申请到一套,两室一厅、月租不到市场价的一半,“马上就可以入住!

  以更低租金让外来务工人员居者有其屋,仅仅是我省在棚改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验场”中,持续推进的众多探索之一。公租房、廉租房,两种住房保障制度曾长期独立:保障对象分别确定、项目分项建设、资金分类管理使用……导致资源浪费、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为此,我省提出将在今年底实现公租房与廉租房管理与建设并轨,“保障房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以“统借统还”模式申请国开行专项贷款、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依托探索,融资、管理等一个个难题逐渐化解,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逐渐清晰。

  探索中的成功实践,正逐步实现制度化。7月10日,我省印发《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专项改革方案》,建立统一的公租房制度、将向农民工定向供应公租房工作制度化等内容跃然纸上,将真正实现让群众“住得下”、“住得稳”。(记者 熊筱伟 梁现瑞) 责任编辑:雷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