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消化科医生在全球首次发表AI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成果

07.03.2019  17:11

  2月28日,由我院消化内科王璞主治医师、刘晓岗主任医师,哈佛医学院Tyler Berzin教授等合著的论文,发布于《GUT》杂志,这一杂志在2018年影响因子为17.016。据悉,这是全球首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人工智能在肠癌辅助诊断中发挥的作用成果在期刊中发表,过去发布的肠癌AI相关研究成果均以回顾性研究或观察性研究为主。

  本篇文章率先使用了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测定AI在结肠镜检查中对于息肉、腺瘤的检查率,目的在于探索AI对于腺瘤检出率(ADR)的提升结果。相比于回顾性研究或观察性研究,本次实验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17年9月-2018年2月随机纳入患者,同时控制了诸多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该实验可清晰地对单一因素进行比较,以寻求人工智能技术对ADR的影响。

  ADR被称为结肠镜检查的黄金指标,曾有研究指出,ADR每增高1%,大肠间期癌的风险降低3%,致命性大肠间期癌风险降低5%。人工智能最近被引入用于息肉和腺瘤检测以及分类,这项技术已在初步研究中显示出令人振奋的结果,而本次论文更是从真实世界的研究出发给出有力的支撑证据。


  论文第一作者王璞介绍,由于该实验的严谨性和创新性,这是第一个被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认可及发表的研究AI辅助诊断是否能提高核心临床指标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最为严谨的医学实验方法之一,也是最常用的用于检验新药品的临床效果的主要手段。该项实验最大的意义在于,首次证明了AI辅助诊断设备的使用,确实可以提高核心临床指标。目前大多数运用AI技术的研究还停留在用回顾性的数据验证AI技术的准确性。这是远远不够的。临床医学真正期待的AI技术,是必须能够在大规模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中显著提高核心临床指标的设备。

  根据我国及欧美国家医学指南,建议50到75岁的人群和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常规进行结肠镜筛查;有大便习惯改变、便血及其他大便性状异常的人也应尽早行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