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撂荒地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0.2015  09:43

      10月8日一大早,西充县东岱乡八角亭村村民王德阳来到他的家庭农场,与几名村民一道,在露水未干之际摘下新鲜的番茄、茄子等。上午8点,几名南充客商来到王德阳的菜地,将已装筐蔬菜过秤、搬上车,随后按照约定价向王德阳付款。
        在东岱乡,像王德阳这样的家庭农场主还有15户。过去,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的东岱乡发展滞后,2013年全乡青壮劳动力仅有1500余人,土地撂荒严重;如今,这里却成为西充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之一。
□曾明辉  记者  伍力
流转土地释放潜力
        当上农场主之前,王德阳已经种了8年蔬菜,“就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小打小闹,挣个保本钱。
        转变始于两年前。2013年,东岱乡动员村民流转撂荒土地,积极引导“有能力、有资金、有规模、有市场”的农民成立家庭农场。王德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以每亩100元的价格流转10多亩土地,当年即获利4万多元。
        第二年,乡党委书记罗云标上门给王德阳算了土地流转账和规模经营收益账,于是王德阳一口气流转140多亩撂荒土地,并注册了“北园春”家庭农场。由于具备种菜经验,加上乡政府在农耕器械、销售渠道、技术指导上的支持,如今王德阳的家庭农场已种上10多种蔬菜,聘请了13名村民打工。“今年纯收入估计在30万元左右,下一步还想继续扩大规模。”王德阳说。
        王德阳的成功引来了一批追随者:村民黄玉龙租用荒地200亩,靠玉米套种魔芋,实现年收入近50万元;獭兔养殖大户、回乡创业大学生胥洋,出栏獭兔1.5万只,成为年收入70余万元的致富带头人……如今,东岱乡2000余亩闲置土地被租用,盘活撂荒土地比例达80%。
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如何让更多农民持续增收?经过多次考察,八角亭村从去年起引导村民试养土黑香猪。“土黑香猪不以重量取胜,出栏时间也相对较长,要八个月,最初村民积极性不高。”村主任庞成杰介绍,加之香猪喂养以青饲料为主,所以最初只有10多户村民喂养,“结果首批香猪出栏后大受欢迎,价格是一般猪肉的2到3倍,大家这才吃了‘定心丸’。
        今年4月,八角亭村成立了“东岱太堡土黑香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下成立了财务、技术、防疫、销售、监管等5个专门小组,为成员提供生猪的收购、销售、养殖技术咨询等服务。为保证肉质,合作社每月不定期检查,一旦查出猪食中有添加剂,即刻取消其成员资格,购买小猪时合作社给予每头380元补贴也将被追回。
        如今,已有83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每户饲养土黑香猪2-5头。“目前村里已接到40多笔订单,销路不成问题。”庞成杰说,下一步合作社将安装实时监控视频,推行网络订单,不断壮大香猪产业。
        除了太堡土黑香猪专业合作社,目前,东岱乡还有4个专业合作社,形成了蚕桑、优质生猪、獭兔、蔬菜、粮食、有机薯等为主的优势产业,今年人均收入预计达6900元,较两年前增加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