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盐亭干部如何“钉钉子” 盯住重点工作 不达目的不罢休

04.08.2014  12:09
    “都被全县通报了,还不盯紧点,哪要得?!”8月3日,即使是周末,盐亭县委副书记季代双还是到了耀达机电项目现场。几天前,盐亭通报上半年县级领导联系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情况,季代双联系的该项目被指推进较缓慢,“我这几天就‘钉’在这了,必须推进起走。”     类似季代双这种“钉子”在盐亭有不少。为凝心聚力求发展,盐亭提出抓工业、抓城市、抓农业产业化、抓项目和抓落实“五抓”,要求在“实”字上狠下功夫,强调“四个首先做到”。即,要求县级四大班子做到的,县委班子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各级各部门做到的,四大班子必须首先做到;要求领导班子做到的,“一把手”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广大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     季代双除日常工作外,还被“钉”在众一科技产业园、耀达机电、耀达商住三个重点项目上。作为县级责任领导,他必须与这几个项目的政府分管领导、责任部门一起,从项目落地开始跟踪,督促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直到项目建成完工。     参与过多次拆迁工作的云溪镇党委书记任勇坦言:“像拆迁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一些上级领导是习惯性地当‘二传手’,工作布置下了,不能说他没做事,而一旦出了问题,他也不用负责,因为他根本没参与。”     “钉子”钉上,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任勇介绍起“猫儿嘴”拆迁工作:“那次是县纪委书记韩忠明带队,每天一次拆迁小组汇报,中午与拆迁户在办公室边吃方便面边摆谈,深夜还在拆迁户家里讲政策……上级领导都这么拼,我们还敢偷懒?”     渐渐地,盐亭的干部间熟悉了三个有意思的等式:开会+不落实=零,布置工作+不检查督促=零,抓不落实的事+抓不落实的人=抓落实。     “钉子”钉上实则“抓不落实的事”,如何“抓不落实的人”呢?     盐亭出台了全程督查督办制度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双备案”制度。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工作,除定期向县目督办报告外,还要在县纪委监察局备案。     明察暗访也被认为是有效的监督手段,县委书记陈朝先带头暗访。“隔三岔五到乡镇、部门看一看。不打招呼,如果工作不在状态,落实不好,非常容易被抓个现行。”一位干部这样说。“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抓人抓事,钉子才钉得更牢。”陈朝先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