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家堡遗址出土大量新石器 

09.12.2016  19:40

考古现场出土的罐、瓶等陶器,刻着装饰的花纹

出土的箭镞显示当时有发达的石器制作技术 图由成都文物考古队提供

  近日,随着盐源县皈家堡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推进,大量新石器时代文物出土,这些陶器和石器,在西北马家窑遗址以及云南考古遗址都发现了“同款”,考古专家推断,4600年前,一条从中国西北经川西南至滇西北的通道就已经打通,盐源地区也成了这条通道的一个中间站。

  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双河乡杨柳桥村,据现场考古发掘负责人周志清介绍,考古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迹现象,出土了大量的遗物,目前共揭露遗迹64座,其中包括房址7座、灰坑54座、器物坑1座、灰沟2条,以及若干柱洞。“出土遗物中以石器、陶器数量最多”。

  从清理出的文物看,石器主要有斧、锛、凿、刀、箭镞、网坠、石球、纺轮等,其中以穿孔石刀、箭镞、锛、凿较有特色,部分石器遗留有线切割痕迹的半成品、石片等,充分体现当时有着发达的石器制作技术传统。陶器有罐、壶、钵、瓶、杯等,刻划和戳印纹饰发达,纹饰繁缛,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质与时代特征。

  “此前盐源盆地年代最早的考古发现也就是战国时期。”据介绍,皈家堡遗址考古将川西南地区历史提早了2000年,该遗址年代距今至少在4600年以上。遗址保存面积较大,文化堆积厚达1米,是川西南地区目前发现保存最理想、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聚落延续时间绵长,聚落结构复杂,对于认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结构等信息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除了彩陶,一些西北和云南才有的陶器、石器在这里也发现了。”周志清表示,这一发现,对于认识中国西北与云南北部地区在距今4600年前文化互动、人群移动,具有重要的个案研究意义,也可以看出川西南走廊、川滇通道在距今4600年前就已经开辟,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除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外,此次还发现了大理国时期的火葬墓,对于大理国历史与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中,考古人员已基本确定古蜀人正是从距今5500年左右的茂县营盘山遗址等川西高原,渐渐走出深山、进入四川盆地。从盐源皈家堡遗址所处年代和出土器物来看,可以推测当时有一部分人一直沿着横断山脉南下,进入了盐源一带。他们在川西南繁洐生息,又和云南西部地区保持着文化交流。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