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三次不同寻常的选择——记四川师范大学吴定初教授

08.02.2015  22:16

  “在略显破旧的第三教学楼,吴老师坐在椅子里,冬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他身上。他将中国教育史的脉络娓娓道来,清晰而又精到,引人入胜而又分毫不差。微风轻拂,撩起缕缕银丝。虽大病初愈,声音依然抑扬顿挫。”——这段话,摘自四川师范大学一位毕业生的博客。其中的“吴老师”就是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定初。

  吴定初1978年考入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后师从著名教育学家张敷荣读研,1984年提前1年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离校后,吴定初被分配到成都一家银行。仅仅一年时间,他便离开银行,来到四川师范大学。有人形容他是从“天上”掉到了“地下”:当时,银行的工资是每月120多元,还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福利待遇也好;而高校教师生活清苦,每月仅60多元,一家人只能挤住在筒子楼的一间小房子里。

  这样的选择令人诧异。对此,吴定初解释说:“从主观来说,在银行,所学理论知识得不到系统完整的发挥应用,觉得很遗憾,也辜负了国家的培养;从客观来讲,当时四川师大教育系刚刚恢复招生,教师紧缺,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引进高学历人才。”

  到川师大工作后,吴定初勤于学习、刻苦钻研,在1991年便被评为四川省“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当年获评副教授,1996年评上教授。

  事实上,到川师大仅仅两年,吴定初就被推上教育系副主任的岗位。他的导师张敷荣知道后很快来信,对他在“正当出教学科研更大成果的最佳年龄期间担任行政工作”感到“美中不足”。1998年,吴定初决意辞去行政职务,回归一名普通的研究者和教师身份。张敷荣知道后很高兴,专门托人转告他一定要抓紧难得的好时机,“潜心学问”,争取“快出、多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

  放弃行政职务,选择教学科研,这在国内高校很少见,但吴定初从未后悔。他治学严谨,对学生既严又爱,在教育系传为佳话。吴定初的学生、湛江师范学院曾茂林教授回忆说,“当讲到‘文献研究’一章,他拿出一大箱已经发黄的图书卡片展示给我们。看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的书名、摘录出处、摘要和心得体会,我不禁感慨:吴老师大有把冷板凳坐穿的严谨精神。”

  潜心学问,静心育人,吴定初收获了比物质利益更为丰厚的精神成果。近20年来,他先后承担或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出版专、译著10余部,发表论文70余篇。多名学生经他指导考上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和东北师大等著名高校的博士,部分已成长为教授、博导。2007年,他指导的研究生论文被评为“四川省首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吴定初处于超负荷状态;加之三餐难以按时,他在2005年被发现身患胃癌。查知病情后,吴定初泰然镇定。他首先向学院领导汇报、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并坚持上完手术前最后一节课。课毕,他对学生说:“我马上得去医院住院,我胃部患了很严重的疾病……”他说得那样平静,同学们愣住了,一位女学生忍不住掉下眼泪。吴定初岔开话题:“今晚上,学校研究生论坛要举行答辩,可要好好准备,争取给老师们一个好的印象……”

  术后一周,吴定初就离开医院,一边加强身体锻炼,一边为重上讲堂做准备。出院仅20余天,他就主动结束病假,恢复了硕士生的系统教学和本科生的论文指导。为何大病初愈便马不停蹄?吴定初的回答很简单:“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乐,在于生命的质量而不在于生命的长短。碌碌无为,一百岁又怎样?奋斗不息才最重要。”

  目前,吴定初共有13项成果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其中6项是2005年之后获得的,约占一半。其中,《中国教育研究现代化论稿》2010年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成果《羌族教育史》被认为“填补了国内有关研究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