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的轻刑快办案件 成都检察机关平均用时10天

14.01.2016  11:55

  轻刑快办,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的简称,是指对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的轻微刑事案件,在遵循法定程序和期限,确保办案质量的前提下,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案期限,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推行轻刑快办是中央、省委部署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数据显示,从2011年年初,成都市检察机关率先开始试点简易程序案件公诉人出庭制度,到2014年9月29日,成都市检察院牵头,联合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会签并下发《成都市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实施细则(试行)》至今,成都检察机关将近96%的轻刑快办案件都能在10天内完成审查起诉,大大缩短了办案时间,提高了效率。

  成立办案组

  专司轻刑快案件

  2015年10月30日9时30分,新都区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正在开庭,经过15分钟庭审,法庭当庭宣判两名被告人危险驾驶罪名成立,分别被判处时间不等拘役。

  新都区检察院公诉科科长李汝涵告诉记者,新都区检察院自2011年起率先探索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成立轻刑快办办案组,所办案件均在10天内快结快诉。

  以繁简分流为基础,完善办案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优化办案模式,是“新都模式”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践探索,办案组逐渐由轻案专办这个较为单一的模式向更为多元的方向发展,办案人员也不断得到充实。现在新都区检察院主要采取的模式是轻刑快办组专司轻微刑事案件的快速办理,在此基础上,根据案件量调整人员配置,在受案高峰期适当增加快诉组人员,并将专人办理与灵活办理相结合。

  李汝涵说:“最多一次,我们出庭公诉了12件轻刑快办案件。但不会为了图快而忽视办案质量,一旦发现案件不适用快办会立即转成普通程序审理。轻刑快办要求公诉人全面出庭,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是改掉了办案拖拉的毛病。

  加强办案协作

  简化工作流程

  “轻刑快办细则适用的案件对象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可能判处3年以下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单处罚金的案件。轻刑快办案件主要集中在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盗窃和开设赌场4类案件中,适用类型相对单一。当前这4类案件仍然是轻刑快办的主要适用类型,但增加了非法持有毒品、容留他人吸毒、故意伤害等类型案件。”成都市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付琳表示,司法机关在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程序基础上,确保案件质量前提下,采取轻刑快办机制,加强了公检法办案流程协作,可以大大缩短办案周期。

  “我们发现,案件承办人简化办案要求强烈,他们普遍认为快速办理的生命力在于办案环节和流程的简化。于是,成都检察机关先从简化审批手续下手,快诉案件直接由审批决定,不再经过集体讨论。然后简化提审讯问,可以依据公安机关起诉意见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有针对性地简要讯问加以确认,主要听取其意见和辩解,形成涵盖讯问事项的讯问笔录模板,提高讯问效率。最后简化法律文书,在注重依法依规、保质保量的前提下,现已形成危险驾驶、小额盗窃及开设小型赌场三类案件的简化式审查报告。审查报告依照案件管理系统的模板对事实、证据部分予以简化,提高制作效率。现在,成都检察机关将近96%的轻刑快办案件都能在10天内完成审查起诉。”付琳表示。

  主动合作

  轻刑快办驶上“快车道

  能否建立顺畅的沟通衔接渠道,是检验轻刑快办工作推进成效的重要指标。

  成都市检察机关通过加强与公安、法院协调,轻刑快办案件尽量采用公安机关集中移送起诉、检察院集中审查并集中提起公诉、法院集中开庭审判的方式进行。检察机关受理案件后,承办检察官去看守所集中提审犯罪嫌疑人,并征求其意见。若其对案件定性有异议,则会转为普通程序办理。

  新都区检察院会同公安就常见快诉案件,明确证据规格和证明标准,提示常见证据瑕疵,确保快诉案件取证的全面性和固证的规范性,建立快速补充证据通道,轻刑快办案件优先办理,1天至两天内完成补证,避免因证据问题引发流程停滞或倒退,提升办案的质量、效率。同时,积极协调法院在看守所设置临时法庭,集中审理被羁押的被告人,并在人员、车辆配备、开庭装备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和便利,高效利用现有办案资源,提高诉讼效率。

  2015年5月,新都区检察院主动顺应“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潮流,积极建立法院、检察院、看守所“三地四方一体”远程视频庭审系统,突破传统庭审模式的空间局限,为“新都模式”插上信息化翅膀,使轻刑快办案件全景立体开庭,庭审过程全程刻录,有据可查。

  成检宣 记者 晨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