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扶贫的“祁庄经验”:村民有权过体面生活
11月是马建国驻扎河北省阜城县祁庄村的最后一个月,当记者见到这位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副书记时,他站在自己帮扶了八个多月的村庄里显得有些恋恋不舍。 2013年2月25日,马建国连同河北师大副校长陆军恒等三人组成驻村工作组进驻祁庄村,用村民陆文英的话来评价,工作组驻村的半年多来,祁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过上了有尊严的体面生活”。
农民应该“有套路”地生产
仅从人口数量上来看,祁庄村是一个微型村,这个只有135户496人的小村庄位于阜城县县城东部,村里一半以上的人家从事西瓜和蔬菜的种植,其余的则是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根据村委会提供的影像资料和多位村民的描述,8个月前的祁庄过着“散漫”的生活:垃圾漫天遍野,村民住在一条相对宽敞的土路两旁,“遇到雨水天气路变成浆糊,连村子都出不去”。年轻人到城市打工,留守的中年和老年人经营着祖祖辈辈留下的土地凑活着过日子,收入大多时候“听天由命”。
“祁庄村的瓜果蔬菜质量很好,村民每天下田劳动很勤劳很辛苦,但是一年下来收入没有好转”,马建国对中新网记者分析,“村民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很散漫,但众人划桨才能开大船,我们的帮扶工作就从让老百姓‘抱团生产’开始”。
马建国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引导村民成立瓜果、蔬菜、养殖等专业合作社,让农民以合作社为主体进入市场。合作社成立之后,在工作组的带领下,村民开始以祁庄品牌的名义引进经验技术并把自己推广出去,邀请河北省农科院的专家讲座,到寿光、大兴、石家庄、青县、枣强等地学习先进种植养殖技术。抱团生产走出了第一步。
随后,网站和二维码这些属于城市生活的元素逐渐进驻合作社产品的推广过程,在工作组的帮助下,“祁庄种植网”上线,标注有二维码标识的祁庄品牌西瓜底气十足地进入了市场。“人力资源是我们帮扶祁庄村的最大优势,我们还探索了农校对接的发展模式,高校学生吃上了放心菜,村民的产业有了可持续性。”杨建国说,“农民生产有了套路,才不至于落入帮时富裕、走后贫穷的怪圈”。
校长出资买舞鞋 体育学院教舞蹈
村民杜文英家中的12亩地西瓜今年卖出10多万元,与去年相比翻了一倍的收入让这位村秧歌队队长心情十分愉悦,而她把原因归结于销售渠道畅通给瓜果带来的高价格,“以前客户少,一斤西瓜只卖三毛钱,今年一斤七毛钱”,这个八口之家今年单是西瓜一项的人均收入就已经过万。
工作组给祁庄带来了新的生产模式,也给这个小村庄带来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像杜文英这样直言喜爱舞蹈的女性并不多见,村中修起的文化广场和陆军恒出资给村中妇女买的“舞鞋”是让杜文英心情愉悦的另一件事。
“我一直喜欢跳广场舞,但之前没有场地”,杜文英站在文化广场上向记者介绍,半年之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沟壑纵横的一片“野地”。如今,每日农忙之后的晚上八点,村中的妇女都会在这里集合跳上几段广场舞。河北师大体育学院的学生曾到村里教她们舞蹈,没事的时候杜文英会对着家中的电脑练习,这位舞蹈爱好者能跳上“二三十首”。
广场舞的兴起是祁庄村文化生活突然活跃起来的一个方面,职技学院的学生义务修家电,工作组招揽资金为村里修了一条半米后的大路,美术学院的学生为村子绘制了精致漂亮的文化墙,音乐学院的学生到祁庄爱心义演,书法专业的学生教村里小学生书法等等,祁庄村党支部书记赵东良告诉中新网记者,这些“看不见的改变”影响甚深。
“工作组帮扶的核心是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村民有权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生活,而帮扶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上,是失败的”。马建国告诉中新网记者。
祁庄的“后帮扶时代”
祁庄村的村口立着一块木纹底黑字的文化牌,上面用中英双语写着“爱家、爱生活、更爱我们的祁庄”,当记者用十分钟穿过这个小村庄时,两边整齐划一的民房、形象的宣传画很难让人把祁庄和八个月前那个“大风起兮尘飞扬”的村庄联系在一起。
“让人欣喜的是,工作组对祁庄的改变让村里出现了人员回流”,赵东良对中新网记者说,“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中看到村里的变化,看到村里收入的增长放弃了返回城市打工的念头”。
杜文英打算在种植之外再做点家畜养殖,这个自称没有远大理想的女人对现在的祁庄很满意,用她的话说,“年轻人在城市里给别人盖高楼,我带着一帮妇女在村里打工”。
半月之后,随着各个项目的验收与工作组的撤离,祁庄将迈入“后帮扶时代”,虽然工作组驻村期间这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是祁庄能否在没有直接帮扶这支手的指引下把未来的路走好,仍是考验帮扶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马建国对此信心十足,“环境改变增强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包括蔬菜大棚、林下散养、农校对接等模式的建成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村民的生产也有了凝聚力,这三个方面的改变对祁庄来说缺一不可。河北师范大学还向阜城县委组织部申请了大学生村官项目,未来将有更广视角的年轻人将接手工作组没做过、没做完的事情,把帮扶的精神薪火相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