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90后”的生育选择:生还是不生,是个问题

13.04.2018  11:21

  口述|五个“90后”的生育选择:生还是不生,是个问题

  “生还是不生”,是个问题。

  国家统计局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一孩出生人数更是减少了249万人。

  学者分析,这与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婚育年龄推迟和生育意愿下降有关。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采访了五位 “90后”青年,他们的年龄、地域和经历各不相同,生育意愿也不尽相同,或许从他们的讲述中可以理解,对年轻的一代来说生育是个怎样的问题。

  “我向往的生活状态是两个人一条狗

  【讲述者:O先生,生于1996年,现居北京】

  大概去年年初,我接触到丁克,很欣赏这种生活方式。

  丁克可能对每个人来说意义都不太一样。我比较爱自由,不想被孩子束缚;确实也不太喜欢小孩子,对新生儿到七八岁的孩子都没什么感觉,我也没有传宗接代的思想,并不赞同孩子是父母晚年的依靠。

  如果依靠指的是陪伴,除了孩子也会有其他陪伴,比如其他老人,在一起也更有共同语言;如果依靠指的是经济,老人应该有养老金,自己的孩子如果有孩子的也会有很大经济压力;如果依靠指的是照顾,这在目前社会确实是个问题,大部分还是只能靠孩子,可能以后请保姆和养老院会越来越多吧。没有孩子,经济也会很充裕,应该可以解决养老问题。

  可能有人会担心老了没有孩子陪伴会孤独,但孩子不是排解孤独的工具,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生活,长大了也会离去。有的人通过广泛社交来排解孤独,有的人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每个人都会在或多或少的时间独自待着面对自己,主要是能不能学会很好地独处,不管是和别人一起还是自己一个人。

  我暂时没有对象,现在还不着急,偶尔去“丁克吧”看看。找对象应该会找丁克的,也就不用考虑另一半要生孩子这样的矛盾。

  我向往的生活状态是两个人一条狗,到中年能实现财务自由,有生之年能完成环球之旅。而生了孩子要照顾孩子,上幼儿园到高中,这些都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父母还不知道我的想法,可以等到30岁以后再和他们沟通。他们可能会无法接受,可能会有争吵吧,不过就像之前说的,丁克是自己的决定,也无可奈何。目前我是这样想的,不会动摇。

  如果以后的岳父母想要孩子,我比较赞同的是,自己的父母自己沟通,我父母这边的压力我来扛,另一半的父母由她去沟通,我会在背后支持她。

  丁克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比较自由,生活质量也比较高;弊端可能就是要面对很多压力,对自己安排时间的要求也比较高,不然容易无聊,也会失去一部分为人父母的快乐,关键取决于对个人来讲这些孰轻孰重。

  我了解过一些丁克家庭的生活,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从小学学历到博士,从小县城到一线城市,生活状况跨度也大,有的薪资不高还月光,有的生活很充裕。总而言之,丁克除了不要孩子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

  很多人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我自己的家庭环境不太方便说,有没有受到影响不太好说,因为自我剖析也不是一件很简单很直观的事,并没有明显的事情可以断定我不喜欢孩子是因为成长经历的影响。反正在医院看见新生儿没有什么感触,比较烦吵闹的孩子,就是对小孩子没什么感觉吧。

  我目前的生活谈不上丰富,毕竟这个年龄都是要工作的。大部分时候比较安静,业余看看书,健健身,看看美剧纪录片什么的,以后会旅游养狗之类的。即使我有足够的金钱,也不会考虑要孩子。

  大概我处的圈子教育水平还比较高,所以都还比较理解,认同比如丁克提高生活质量这样的观点。父母的反应对我可能会有一点压力,不过我常年在外应该也影响不大。

  我也听说过身边一些丁克,实现了财务自由,不用工作到处旅游,大家都很羡慕。但是大家并不是羡慕丁克本身,如果把上面的丁克换成有孩子,财务自由,可以每年到处旅游,同样让人羡慕。丁克只是普通人,没必要到处说自己丁克来寻求认同感,与其这样还不如多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

  “生命只有一次,我想为自己活……不过,矛盾重重

  【讲述者:W女士,生于1990年,现居北京】

  2013年,我通过一档节目了解到丁克,当时十分崇拜那档节目主持人,也得知他本人是丁克一族。我当时感觉丁克是挺大胆、小众的生活方式,因为当时还在上学,没有考虑太多,也没有想过自己未来要不要丁克之类。

  大学毕业以后,我主要精力都在工作上,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加,父母对于我找对象的问题也更加关注了。一个女孩在外打拼父母也都比较担心,希望能尽快找个伴侣,互相照顾。也是在今年,我萌生了丁克的想法。

  我的父母年纪都大了,身体都不好。如果我有了孩子,从孩子出生开始我就肩负着照顾他的主要责任,而他的父亲则会顺理成章的成为主外、挣钱的人。之后就是养大孩子,小的时候呢,走到哪都得带着,看电影,逛街,就连加班可能都得带着。孩子长大点儿了得接送上学放学,关注孩子学习,关注成长等各种问题,虽然不形影不离了,但是大部分的心思还是会放在孩子身上。

  其实我是蛮喜欢小孩子的,天真可爱,让我喜欢一会儿,喜欢一天可以,但是让我未来离不开孩子,一辈子被孩子牵绊着,我心里接受不了。我觉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非常短暂,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决定丁克以后,我想找一个未来也打算丁克的男性为伴。如果以后的公公婆婆想要孩子,未来对象也一定是打算丁克的,让他来解决。

  我跟父母提过两次,他们的观念都很传统,身边也并没有丁克家庭,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都是结完婚生孩子,不生孩子是不正常的,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他们也会问我什么时候有这个想法的,我怕他们觉得我精神有问题,偏激。有时候我也会怀疑自己,不走寻常路,是我错了?

  有时我会和朋友沟通这个问题,他们也都认为我的想法不切合实际,有人说生命里没有孩子就不完整。我不觉得不完整,相反,我认为没有孩子生活可以过得很精彩。生孩子也不是女人的义务。生孩子很快,养孩子需要倾其所有。

  我觉得父母还是会尊重我的选择,只要我找到合适的人结婚,慢慢耐心地和他们沟通,他们会同意的。毕竟未来的路要我自己走。

  生孩子养孩子给自己养老不现实。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培养成人,孩子有能力了肯定会远离家乡,离开父母的,在北京的外地人,一年能回几次家呢? 并且,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都非常巨大,很多人能养活自己,不去啃老就已经很难得了,还让孩子去养父母?

  我觉得生孩子是为了繁衍及生命的延续,不是自私的用来给自己受益,用来依靠,每个生命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可过度的干涉。

  我已经单身3年多了,谈过一次恋爱也不成功。孤独不是有十级嘛,前九级我都做过了。我很享受那种实现人生价值的感觉和工作带给我的成就感。我打算工作到自己不想工作了为止,退休之后去旅行,或者去养老院。

  目前,我也遇到了催婚的问题,周末要相亲一个比我大12岁的男的,有房,有北京户口,已经39岁了,如果他要孩子肯定想早点要,而我才27岁,正是事业上升期。

  未来我是决定在北京发展的,而北京的生活成本非常高,购房困难,养个孩子更是不容易。我是事业型女性,有了孩子我又面临回归家庭全身心照顾孩子,这样的话,我还不如回老家,根本没必要在北京打拼了。

 [1]  [2]   [下一页]

“最美志愿者”廖智:帮助更多的截肢者走到阳光下
  ___满目疮痍已重回葱绿;悲伤哀恸化作生的动力。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