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向前,胜利旗帜代代相传

08.09.2015  10:35

  □本报记者 张立东

  9月7日上午,成都金牛宾馆。我省在这里举行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距座谈会开始还有一个小时,参会者陆续入场。他们当中,有17位特殊的老人——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他们衣着素净,有的白发苍苍坐在轮椅上,有的行动不便由人搀扶。即便如此,胸前佩戴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他们,个个都显得精神矍铄。

  发言开始了。“大家好,我是东江纵队抗日老战士邱林。”一句开场白声若洪钟、底气十足。大家的目光投向96岁的邱林。他上身穿着浅黄色夹克衫,佩戴着7枚不同的勋章,身体端坐,咬字清楚。

  “宁为战死,耻作亡国奴。没有国哪有家!”邱林一字一句向大家讲述自己1939年从马来亚回国抗战的历程。老人目睹日寇的凶残、冷血,也见证抗日将士的英雄无畏、前赴后继。“在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决斗中,终将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回忆习总书记的一番话,邱林热泪盈眶,他说,这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豪迈心声。

  邱林的话引起大家的共鸣。会场的第一二排,有在蓉省级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有抗战期间从事地方工作和地下工作的老同志代表,有回乡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有我省赴京参加纪念大会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和抗日英雄子女。听到动情处,大家不时点头,热泪盈盈。年轻时虽在不同的战场,但他们都有一颗抗日救国的心。“作为抗战的经历者和见证人,我深深地感受到,今天的和平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结果。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盛是和平的重要保障。”坐在邱林旁边的魏云祥紧接着发言。魏云祥生于上世纪20年代,抗日战争贯穿了他整个青少年时期,他积极组织参与华西大学各类抗日救亡活动,成长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总书记讲出了我们这代人的心声,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魏云祥说。

  先烈遗志在心间,如何接过父辈的枪?

  “我不会辜负这份荣誉,在有生之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和四川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抗日将领李家钰烈士的儿子李克林所说的荣誉,是他作为抗日英烈子女代表赴京参加纪念大会、观礼阅兵式。在观礼现场,最让他动容的是抗战老兵乘车接受检阅,“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老兵的敬重和对抗战英烈的缅怀。”他说。

  9月3日,作为基层官兵代表参加完纪念大会活动后,甘孜军分区独立营政治教导员徐勇连夜赶回部队,途中,他将参加大会的点滴收获一一记录到笔记本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那一排排威武挺拔的受阅身影、一辆辆崭新闪亮的国产装备、一架架引人注目的新式战机……令我无比激动、无比兴奋、无比骄傲。”座谈会上,他带来了全营官兵共同的心声,接过父辈驻守高原的枪,立足本职、精武强能,履行好维护甘孜藏区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始终践行人民军队宗旨,真诚爱民、真实助民、真情为民。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阅兵带给他们的不止是震撼的场面。

  “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我为忠于国家、孝于民族大义的抗战英雄感到无比骄傲。”四川大学学生刘凯文即将迈出大学校门,实践自己的理想。他说,无数英烈的付出,换来今天的和平、安宁。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在和平年代更需缅怀先烈,在发展中更需反躬自省,从先烈遗志中汲取力量。青年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铭记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民族复兴进程中贡献全部青春力量!

  座谈会上,发言不时被阵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一个个抗战故事带领大家重温四川人民义无反顾投身抗日洪流、为国家和民族挥洒热血的峥嵘岁月,一句句肺腑之言表达着我们对抗战英烈的深切缅怀和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和平生活、立志报效祖国的共同愿望和坚定决心。

  不同年代、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参会者,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心声:弘扬抗战精神,前进的旗帜永远飘扬,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