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命的敬礼》作者杨卫华 致最后的敬礼!

02.03.2015  18:03

  

  5·12地震时,一张名为《生命的敬礼》的照片曾经感动了很多人,它让人们认识了敬礼娃娃郎铮,也记住了它的作者杨卫华。2013年11月,杨卫华被查出患有肝癌,与病魔抗争了14个月后,2015年2月26日14点55分,杨卫华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2岁。 

  杨卫华的儿子杨博告诉记者,在父亲生命的最后一天晚上,父亲觉得特别疼,“他跟我说:‘儿子,我觉得我受不了了,我真的放心不下你,我走了你怎么办?’”杨博说,当时他特别想告诉父亲,自己已经长大懂事了,请他放心,不会辜负他的希望。 

  

  同为媒体行业的贺晓晴告诉记者,其实在杨卫华生病之后,她就知道了。“我每次见到他就说:‘杨哥,你悠着点。’” 杨卫华换肝以后,还是到处跑、拍片。2013年11月8号的珠海航展杨卫华去了,航展结束后,他发给贺晓晴的微信上写着“饿死了、累死了、晒死了”。“当时看了我都揪心,我跟他说你不能这个样子了。”贺晓晴说,就在那个月,已经移植过一次肝脏的杨卫华被查出肝癌复发了。

  告别仪式上,郎铮也特意赶来,送杨卫华最后一程。郎铮说,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杨卫华的去世,他不相信杨卫华那么福大命大的人,怎么就这样去世了。

  

  《生命的敬礼》感动了世界,也让杨卫华和郎铮成了一家人。杨卫华生前表示,如果把郎铮交给他来带,他不知道该怎么宠他、怎么爱他,真的能幸存下来太不容易了。郎铮说,他把杨卫华当做爸爸,而杨卫华把他当儿子。杨卫华生病后,还开玩笑的给郎铮说生病是因为肚子里长了一个小孩。

  《生命的敬礼》让杨卫华收获了一个儿子,也收获了中国新闻奖、第九届上海国际摄影展金奖、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等诸多荣誉。对于这些荣誉,杨卫华的心情却很复杂。“真的没有想到,这张照片改变了郎铮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命运。”杨卫华说,这张作品出自饱受自然灾害摧残的北川,说得不好听他就像是一个受益者,因为这场灾难获了奖,让全国人民知道了自己,但自己真的有一种负罪的感觉。

  

  “许多人看到的都是他的荣誉,其实他的心里有一种负罪感。”贺晓晴说,杨卫华认为灾区人民因地震受灾了,而他得到荣誉了,所以,杨卫华在这之后,对灾区人民的在意无微不至,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 杨卫华把获奖所得的1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地震灾区,并且常常回到灾区,记录北川的新生。

  手术前一天,杨卫华再一次来到北川曲山镇幼儿园遗址,长满荆棘的地下,掩埋了数百名孩子的遗体。“第一年来的时候,虽然他们的肉体已经完全没有了,但是他们小小的脑袋、小小的骨骼都还可以看到,但今天已经看不到了。”杨卫华说,他走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不管是看到这些遇难的孩子也好,还是看到这些幸存的孩子也好,他突然觉得,他们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他一直都在想着这些孩子们。

  

  杨卫华说,虽然这些杂草、荆棘很乱,但是他看到废墟上开满了黄色的小花,吃惊的是这种自然的修复、生命的顽强,给予他一种启示,就是:坚强的、勇敢的生活下去。

  杨卫华的照片,每一张都带着微笑。他曾在微博上发过一张自拍照,同样是他标志性的笑容,背景是一弯彩虹。杨卫华说:“如果说我能够坦然面对移植手术的生死抉择,那是因为我一直相信且怀有满满的希望。只有从容面对人生的苦难,满怀希望的坚持,我的每一天都特别充实。有一种幸福叫希望,在我心中,希望依然。

  

  在这里,记者也祝愿杨卫华一路走好。(绵阳台 报道 金倩如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