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达川公安群众工作法掠影
题记:3个月的时间,6次集体学习,近10场听取意见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464份,征得意见建议205条,形成调研报告14份,落实整改措施35条……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达州市公安局达川区分局开门搞活动,问民需,察民情,顺民意,办实事。其中,很多优秀的群众工作法值得借鉴和发扬。
掠影一:问民需 解民难
达川区全区辖2个街道,18个镇,36个乡。全区幅员面积2245多平方公里,很多乡镇出门就是大山,交通极为不便,老百姓到派出所办事,天不亮就从家走,办完事基本上就是一天。很多腿脚不便的老人一年乡里还赶不上一次集,更不要说到派出所办事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达川区公安局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措施,“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特别针对无法出门的老人开通了“绿色通道”,民警上门办证。石桥乡冯家庙村的冯大爷80多岁了,瘫患多年,卧床不起,因办新农合保险,需要办理二代身份证。冯大爷的儿子打电话到区公安局说明了情况。局长龚伟知道后,要求石桥派出所立即办理。第二天,石桥派出所民警带上二代身份证人像采集系统为老人家采集了人相,给老人办理了临时身份证。
掠影二:察民情 化矛盾
在达川区花溪街社区,随便拉个人问李兴福是谁,大家会告诉你:“那是我们的社区片警--“李哥””。只要李兴福走出派出所的门,随时都能听见叫“李哥”声音。他自己也笑称,这些称呼都成了他学习、工作、生活的代名词。2010年7月中旬,李兴福接到一个电话:“辖区某企业在建设中遭遇到群众阻碍施工,来解决一下。”获悉情况后,他迅速赶到现场,他来到现场,看见有一名70来岁的老人爬上了挖土机,并大声说:“补偿问题不解决,要想继续施工的话,除非从我身上压过。”在他的耐心劝导下,老人从挖土机上下来了,阻挠施工的群众也陆续散去。第二天,他主动联系施工方代表和群众代表进行协商,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李兴福说:“群众工作不好做,那是没把‘位置’摆端正,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用真情才能换民心。”
掠影三:顺民意 促和谐
2010年9月的一天晚上,一条信息,发到范中华的手机上:“尊敬的范队长,明天我的儿子就要结婚了,谢谢你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给了他一生的幸福,我们一家永远也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落款为李广平的父亲。2010年9月10日,李广平将老板的惠普笔记本电脑和游戏机窃走。9月14日,李广平和他的父亲到公安局投案自首。审讯中,范中华得知,李广平是因结婚差礼金钱才盗走了电脑和游戏机。考虑到还有三天,就是李广平结婚的日子,如果对他采取羁押,婚礼肯定无法举行,于是范中华联系有关单位和部门,研究后决定对李广平取保候审。李广平的父亲闻之,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范中华的手说:“要不是你们公安帮助,我儿子和媳妇肯定结不了婚!”衡量公安机关执法工作成效,群众不仅要看能不能及时侦破案件、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伸张社会正义,还要看能不能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当事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全国人民优秀警察,原刑侦大队大队长范中华这样说道。
(审核:祝豪)
巴中市公安局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5月18日,巴中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平安巴中”正式开通。为市民了解巴中公安警务、咨询、投诉、报警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渠道。
“平安巴中”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发布三方面内容:一是“政策通报类”信息:发布公安机关相关政策、信息的解读,定期对全市范围内发生的且可以公开、需要提示群众加以防范的各类刑事、治安、交通、火灾等案件情况通报以及重大案件通报;二是“形象塑造类”信息:以报道警务工作的最新动态为主,让公众和网民及时了解公安中心工作、公安机关的工作动态及措施,用于展示公安机关工作理念和工作成果的信息;三是“公共服务类”信息:以发布一段时期内多发案件的手段、类型及防范措施等信息为主,切实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同时发布治安、交通、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提示,维护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道路交通情况、行政审批办事指南、便民贴士等具有公共价值的信息。
巴中市公安局秉承“公开为先、服务为本、尊重群众、顺应民意”的原则,紧紧围绕“树立良好形象、密切警民关系”的工作目标,依托“微信”这一新兴媒体,搭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安工作新平台、警民沟通新桥梁、警务公开新渠道、警务工作的新模式。开启“指尖上的对话”,丰富为民服务载体,把信息服务延伸至手机,做到了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打造“一键触发、全网到达”警媒互动、警民互动的亮点品牌,将微信平台打造成巴中市民的“私人专属安全秘书”,构建互信互动的和谐警民关系,为网络时代巴中公安工作发展提供新动力。
(审核:祝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