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后的截流大修 都江堰内江正式断流

11.12.2013  02:39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陈俊 杨翼 实习生 陈凌寒)汩汩的岷江水从雪山流淌而下,在都江堰鱼嘴被一分为二,20多架杩槎矗立在岷江河道中,任凭江水冲击岿然不动……12月10日,持续了一个多月的都江堰截流大修终于进入了最后的合龙断流阶段。随着一车车泥土倾倒入江中,内江一侧已经看不见江水流入,砂石遍布的河床袒露在人们眼前。当天下午,内江完全断流。都江堰管理局副局长张开勇介绍,截流工作正式开始于11月1日,断流将持续20多天,期间工作人员会对内江的主要水下工程进行维修,并修复河床,提高飞沙堰的泄洪能力。

现场>>>

杩槎拱坝挡住岷江水 内江河床露出

12月10日上午9时许,都江堰,在位于岷江江心的鱼嘴上,截流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25个高约6米的杩槎紧密相连,在鱼嘴上形成了一道拱形截流坝;外江一侧,还有3个杩槎与堤坝相连,用于减缓外江水流。工人们在堤坝上进行着加固工作,铲车不断将一车车的泥土倾倒在堤坝前的江水中,在杩槎、篾笆、泥土等的共同阻拦下,滔滔岷江水被逐渐阻挡在了堤坝之外。随着截流工作的继续进行,以鱼嘴为界,外江清澈的江水奔流依旧;内江则江水枯竭,露出了满是石块沙砾的河床。这,也是都江堰自2002年以来的首次截流大修。“都江堰的岁修制度从2000多年前一直传承到现在。也正因为岁修制度,才能让都江堰永葆青春,并且一直发挥巨大作用。”都江堰管理局副局长张开勇介绍,按照岁修制度,都江堰一年四季都在进行维修管理工作,比如冬季主要是水下工程的修复,平常则是对一些设备的日常维护。“这次大修与平时的岁修有所区别,内江断流是根据具体需要才会进行的,一般10多年会有一次,甚至可能要更长时间。” 张开勇介绍说,通过与上游紫坪铺水库协商,为了当天的截流,江水流量已从平时的400立方米/秒降到了100多立方米/秒。当天下午,内江实现完全断流。

解读>>>

为何截流大修:7?9洪水后损毁严重

为什么今年要实行截流大修?对此,都江堰管理局副局长张开勇介绍说,首先是近几年飞沙堰的泄洪能力下降,导致宝瓶口在洪水期的进水量变大,这增大了灌区的压力;此外,在今年的四川“7?9”暴雨洪灾中,都江堰灌区的损毁非常严重,一些地方在短时间内就有极大的降雨量,极大影响了都江堰的洪水调度,“为了进一步搞好洪水调度,我们在8月份就下决心,要对内江河床进行修复,增大飞沙堰的泄洪能力,来确保宝瓶口在汛期少进洪水,以保成都和都江堰城区用水安全。” 张开勇说,自今年8月决定开始截流大修后,9月就开始准备相关材料,11月1日,大修正式开始,施工人员放下了第一个杩槎。张开勇介绍,本次断流将持续20多天,期间会完成对内江主要水下工程的修复,“本月底内江就会恢复通水,然后水上还会陆续进行一些收尾工作。”他说,由于整个都江堰灌区受暴雨损毁严重,整体需要的维修费用可能高达数个亿。内江断流,会不会给下游城市的用水带来影响?张开勇说,相关部门对此已经采取了措施,确保断流不会对成都的生活、工业用水带来影响,“1964年修建的工业用水暗渠,加上今年的辅助措施,还有去年建成的成都市应急水源工程,联合运行,能够保障成都市的生活工业用水安全。其它方面用水就稍稍有些影响。

老工匠的故事>>>

古法截流工艺再现 65岁老工匠:会绑杩槎的工匠越来越少了

因为今冬都江堰的大岁修,早在1个多月前,65岁的老工匠陈光全就来到都江堰鱼嘴,和其他工匠一起,忙着扎杩槎,编制竹笼。本次参与大修的有50多人,都是本地人。 “我们村现在有2000余人,但是会做杩槎的大概不到20人,能做精的都是这一辈的老人,我真怕祖先流传下来的手艺会遗失。”在距离鱼嘴百余米外的江边坝子上,陈光全挥舞着手中的榔头,敲击着手中的锉刀,发出“叮……叮……”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岷江古老的故事。

提前一个月 老工匠岷江边编竹笼、做杩槎在岷江边,陈光全和几名工匠正在制作简易的大木锤,在一块两巴掌大的木头墩子中间掏一个洞,在洞里插上两条软管。“这个我们叫‘响子’,也叫木锤,用来把粘土夯实。”陈光全说,以往大修的时候,通常都很少用上这样的大木锤,现在紫坪铺水库修建好后,考虑到水库放水的因素,水量时大时小,因此要用大木锤把泥巴石头牢牢的粘在杩槎上,更好的挡住水流。陈光全今年已经65岁了,在岷江边做了40多年的杩槎。此次都江堰大岁修,沿用了古老的截流方法,采用竹笼、杩槎挡水。陈光全和许多老工匠在1个多月前,就被召集到一起,开始了编制竹笼、制作杩槎的工序。 “用杩槎来堵水,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现在依然是最有效的治水方法之一。”说着陈光全用几根竹子在地上为记者演示起了杩槎的制作过程。“单架杩槎是由三根长约6到7m的木桩绑扎而成的三角支架。每个杩槎架上放置装满大卵石的竹笼,用来压重。迎水面钉长木条,在空隙处用树枝添补,前铺竹席,形成浑然一体彼此相联的挡水平面,然后在挡水面自下而上层层抛入掺有卵石的粘土,成为一道不透水的截流堰。” 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陈光全和工匠们一共做了28架杩槎,其中25架正杩槎组成截流堤,3架支杩槎伸入外江中缓冲水流。“大概一天能做2个到3个杩槎,做好后的杩槎,当天就会下水。

回忆当年岁修感慨会绑杩槎的工匠正日渐减少陈光全的家就住在附近的都江村,全村有近2000人,“但是会做杩槎的大概只有几十个人,能做精的都是我们这一辈的老人,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陈光全回忆说,60年代的时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挣公分,每年政府会召集附近各村的村民清理河道,岁修,所以那时候全村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做杩槎、编竹笼。“有些力气大的人就去绑杩槎、固定杩槎,有些力气小的人就去搬泥巴、编竹篮。到后来,不用再挣公分了,年轻人也不愿那么辛苦,所以会做杩槎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在陈光全看来,做杩槎绝对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在制作杩槎之前,首先要测量好杩脚落脚点的水位,根据水位来确定杩脚的高度。制作杩槎时每个步骤都要精准,特别是杩槎下水时,必须一步到位。“一个杩槎差不多1吨多重,下了水想要再移动就难了,所以必须在下水前就确定好方位和角度。” 11月11日下午2点,随着船工嘹亮的号子声响起,一艘木船缓缓地驶入最后一栋拦水杩槎投放位置,20来个工人齐心协力,看准方位,一鼓作气将最后一栋拦水杩槎顺利的投入了指定位置,至此,25栋杩槎成一个弧形,将岷江一分为二。 “我真怕祖先流传下来的手艺会遗失。”看着眼前的一排排杩槎,陈光全有些担心,不过令他感到欣慰的是,随着都江堰岁修工程的进行,也有不少年轻人加入到队伍中,正在开始学习做杩槎,也许要不了多久,这些古老的技艺,会在年轻一代的身上重新绽放光华,这也是像陈光全一样的老一辈工匠,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