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平凡岗位上的奉献与坚守
个人简介
冯山, 1967年生,重庆丰都人,九三学社社员,博士,教授,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数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教育平台软件、数据挖掘和实时系统调度算法。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学院教学督导。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四川师范大学支社委员会副主委。政协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八届政协委员。
承担了5门本科课程和2门硕士研究生课程,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型教材1部,主持省厅级项目5项。指导研究生近30人。2008年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2009年获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优秀青年”称号。2011年获校级优秀教材奖。所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和省级1、2等奖,多次荣获校级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和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称号。
在川师大工作24年,他始终不忘初心,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勇挑重担。他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标准,他坚信: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他就是学校2013—2015学年度师德标兵、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冯山教授。他说,“为人师的基本职责是传授知识和技术,要在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过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同时,作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教师应始终把教书放在第一位
“人才培养是我作为教师的第一要务。从心理层面上讲,我一直坚持让自己冷静面对外部评价,走好自己选择的路。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说,我一直遵从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准则完成教学工作。”面对工作中教学和科研如何平衡以及扩招后学生培养质量如何保证的问题,冯教授如是说到。在他看来,“教学和科研是同等重要的。就整个大学的发展和影响力而言,教学的权重应该更高,教师应当始终把教书放在第一位。”他是这么说的,也始终是这么做的。
冯老师的课堂不一定是最精彩的,但一定是严谨的,课程教学也一定是他精心安排和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他总是积极思考并不断实践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应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任务。从2005年起,他将其主讲的专业核心课程全部进行了精心的电子课件制作。其主讲的双语课程《软件工程》是院级教学精品课程,自2005年以来,一直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其主持编写的专著型教材《程序设计基础教程----C语言版》是他亲自一字一句编辑排版和修改,历经3年而成,该教材已被多所高校使用。该教材获得2011年度校级优秀教材奖。工作中,他积极与教学团队探讨、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学生专业思想稳定问题,并积极实践具体的人才培养实践活动,其成果“多学科融合,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复合人才”获得2008年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繁重的本科教学工作任务之外,他还积极带领他的研究团队从事科研工作。主持了国家863横向子课题和省级课题多项,公开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
在数学建模、PHE创新项目、泛珠江三角洲等比赛和科研创新活动中,他指导过的队伍获得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省级奖10余项,获得计算机作品省级赛区二等奖多项,重点校级学生创新项目5项。他指导的优秀本科学生已有几十人进入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工大等全国著名的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还有很多进入了著名的国内外大型公司工作,也有不少同学直接创业。
说到学生今天的成就,冯老师十分欣慰,他说,这是对作为一名教师的最佳褒奖。
他是严师,亦是益友
在学生眼里,他既是严师,亦是益友。冯老师的严格在学院是出了名的。曾经有不少同学认为,本科生论文就是“走形式”、“走过场”,但冯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脚踏实地,论文必须反复修改直至达标才能过关。在毕业论文的审阅上,大到立题和审题,小到句子、标点符号、格式、字体、字号往往都很难逃过他的“法眼”。他对研究生要求更是严格,近年毕业的一位研究生,论文盲审和答辩均已经通过,但他仍要求该同学按照规范的学术写作规范修改论文,否则不予通过。已毕业的每一位硕士研究生都领教过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在他的严格要求下,不少同学甚至是哭着完成毕业论文的修改。
对此,冯老师这样说,“任何一份工作都有其最基本的职责要求,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将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如果老师带给学生的示范是“走过场”或“走形式”,最终将会贻害学生一生。”在他看来,要具有很好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就必须要有真实的专业技术本领,如果不严格要求学生,只是走走过场,以形式上的“结果”指导教学,显然违背师者的道德底线,这也与他从事教师工作的目标相悖。
正是由于冯老师的严格,同学们毕业后,都能够很快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工作中也得到所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同学们常常感概在校时冯老师的严格要求是值得的。他的学生说,“尽管在校的时候怕他,甚至‘恨’他,但私下却真的很感谢他。如果不是当初冯老师的严格要求,如今的工作也不会如此顺利。”
近年来,在冯老师的引导下,有不少毕业学生的创业企业已经开始接纳我校学生并逐渐成为我校重要的实习、实践基地。2001级郑绍辉同学的公司从2014年开始,已经成为我校2011级和2012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学期实习、实践的重要基地;2006级高志刚同学所创办的企业也在几年前成为本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甚至成为我们的用人单位,解决了多位同学的就业问题;2006级何然同学所在单位也连续两年接收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习同学。
2010年6月,郑绍辉同学还定制了一幅锦旗,专程坐飞机从北京送到了冯老师家中,锦旗的题词是“春风润物,明德育才,泽流及远,千里思源”,这正是冯老师多年来从事教学和他为人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他自身品质的高度赞扬,更是他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骄傲。
面对困难仍选择坚守
2011年8月,冯老师的父亲患重病住院接受治疗,每周都需要他回到万州医院照顾。在此期间,他承担的教学任务却丝毫没有减少,本着不给单位添麻烦的态度,他硬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很多同事和学生都是在事后才获悉,无不为之感动。
2012年,冯老师的母亲突发老溢血,而此时他恰好被下派到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街道办挂职锻炼,同时,由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已经排定,且课程教学任务的调整较为困难,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培养,他主动承担了课程任务,并将教学时间全部安排到下班后,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给学生上课。在这段时间里,他一方面挂职锻炼,一方面坚持利用晚上的时间给本科生上课,在母亲抢救、入院的整个过程中,他都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直到周末才赶去医院。
冯老师经常告诫学生,“人的一生都需要遵循认真、努力、勤奋、诚实、可信的基本原则,千万不要投机取巧” ,“高高地举起,轻轻地落下”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一贯的生活和工作作风。而“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是他最想要教给学生的。
对于冯山而言,这20多年的教学经历是他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他将生活中收获的财富又用之于教学中去,秉承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标准,拼尽全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