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来的幸福生活 ——九寨沟县新农村建设走笔

02.07.2015  10:50

        ■刘彦荣  实习记者  杨骁  记者  袁娜

        六月的九寨,艳阳当空,绿意葱茏。走进九寨沟县马家乡胜南新村,崭新的水泥路环绕在农户房前屋后,一幢幢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居格外显眼,在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上,老人和孩子们有说有笑……眼前的一切无不见证着九寨沟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迁。

        胜南新村位于九寨沟县西南,距县城32公里,辖南岸、瓜地岩、胜利等3个村,共118户、530人,是一个以白马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昔日,3个村寨都分散居住在海拔2500米左右的高半山,是全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而最大的问题还是村中有不少群众身患大骨节病和氟骨病。

        为彻底改变村民们贫穷落后的生活现状,近年来,该县结合牧民定居、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项目及通过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等惠民工程实施,该乡南岸、瓜地岩、胜利3个村寨实现了千年的迁居梦,顺利地搬迁到了现如今的空旷平坦河坝。

        村民徐和成是搬迁后依靠发展猪苓和天麻等道地中药材富起来的产业大户。“以前家里的10多亩地以种粮为主,家里5口人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以来,我家每年的收入基本在2万元以上。”徐和成高兴地说。

        走进离村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不远的刘海全家里,一家人正忙着装修房子。当谈起如今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时。刘海全介绍道:“党的惠民好政策圆了我住上新房子的梦,解决了我们多年来的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要是没有党的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就没有今天我们南岸、瓜地岩、胜利各村寨人的幸福新生活。

        为了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和过上好日子。据了解,自开展移民搬迁和幸福家园建设以来,该村按照“功能完善、适度超前”,“单位帮扶、群众广泛参与”的模式,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先后完成建设定居房118户;中心广场1处、大型活动场所2处共计5700平方米;综合养殖小区1处118间共计1400平方米;道路4.8公里、供水管网3.11公里、电力线路10.13公里、排污管网3.25公里、河堤0.76公里等。同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良鸡土养、乌干天麻、猪苓等特色种养殖业,并深度挖掘开发以白马舞面具为主的白马文化,组建了一支13人组成的舞表演队。

        “现在房屋新了,村道硬化了,群众依靠发展产业过上了幸福生活,一个规划合理、独具白马藏族文化,充满生机、活力的民族新村已具规模,而这些都离不开牧民定居、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惠农政策的帮扶。”该乡党委书记江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