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英雄的年代”刻下无法磨灭的印迹——上世纪70年代时代人物回望

27.09.2014  10:52

    新华网四川频道9月26日电  题:在“没有英雄的年代”刻下无法磨灭的印迹——上世纪70年代时代人物回望

    本网记者 吴晓颖

    “十月里,响春雷,八亿神州举金杯;舒心的酒浓又美,千杯万盏也不醉……

    这首《祝酒歌》,创作于1976年金秋十月,记录了中国人民历经十年文革动乱岁月,终于迎来粉碎“四人帮”历史时刻后举国欢庆的心情。以此为标识,整个70年代成为两个分明的季节:严冬和初春。

    这是被一位著名诗人形容为“没有英雄的年代”。然而,就在这样的年代,严冬中有人坚韧不屈、砥砺前行,初春里有人奋力而为、建功立业。他们,为这个难以一言以蔽之的时代留下诸多无法磨灭的历史烙印。

     矢志不渝:信仰之光点燃暗夜

    1979年中国新版《辞海》中多了一个辞条:张志新。这一年,距离她含冤而去已有4年,这位“因言获罪”的女性终得平反,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文革”中,原辽宁省委宣传部干事张志新因为替刘少奇辩护而被批斗,因怀疑江青、反对个人崇拜而被“四人帮”定为“现行反革命”。1969年在一次批斗会上,张志新直言:“强迫自己把真理说成错误是不行的,我办不到。……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在那个万马齐喑的年代,她用生命捍卫自己恪守的正义和真理。

    在动荡的“文革”十年,无数干部、群众、知识分子受到不公正待遇,被批斗、被关押、被劳改……在严酷的磨难和坎坷面前,有一批以“信仰”支撑自己的人,在风雨中不动摇,在困境中不放弃——“厕所科学家”“牛棚诗人”等,成了日后他们卓有成就时的“雅号”。

    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自己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刚刚取得重大进展之时遭遇文革风暴,“黑五类”“反革命”等触目惊心的罪名加在他的身上,实验室里他视为宝贝的瓶瓶罐罐被砸碎。但“让所有人吃饱饭”的初衷在他心底却从未动摇。实验器材被毁,他半夜偷偷拿着手电将残存的秧苗一株株捡回来藏在臭水沟里;为继续开展研究,他远赴海南开辟试验田,连续7年春节未曾返家。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和他的团队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果,不仅造福中国,更惠及世界人民。

    如今,在浩瀚的宇宙里,一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耀夜空。也许,它就是对所有面对逆境而不屈不饶的人最好的启示。

     拥抱“春天”,开启“改革”之门

    1978年初,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让年逾不惑的数学家陈景润成为当代青年最敬佩的人。

    这位瘦削、高度近视的中年人,在不足六平方米的斗室潜心钻研,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开拓了数论研究中一个崭新时代。世界数学大师安德烈·韦伊曾赞叹:“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作家徐迟肯定没有想到,他的这篇作品成为一个时代的“引子”。

    这一年,全社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阳春三月,邓小平在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著名论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再次成为整个中国的社会风尚,并开启了中国巨变的先声。

    无独有偶,远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村民,也不会想到,他们为了吃饱肚子而毅然决然做出的一个举动,会成为一个历史的标志。  1978年冬,历年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小岗村,18位普通农民“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份自发的“包产到户”契约书,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宣言书和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最生动的一笔。

    他们的名字或许已没人说得清楚,但谁也不能否认,他们的开拓之举,他们为改变自己的生活而敢作敢为的精神,要永存史册。

    振兴中华”,成就国之栋梁

    1977年冬天,17岁的秦文贵和570万中国年轻人一起,走进了久违的高考考场。这场本该一年一度的考试距离上次开考,已远隔11年。

    “我一个农村娃,被保送上大学根本不可能。能赶上这次高考,迈入大学校门真是太幸运了!”多年后,已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学科带头人”的秦文贵谈及那场高考,“转折”、“拐点”、“幸运”是他用得最多的3个词。

    恢复高考,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而这些历经十年动乱终于有机会来到大学校园的年轻人,充满激情与活力地走在时代前列,书写着新时代的新篇章。如果我们细看下当今各种领域里的“知名人士”或“领军人物”会发现,在刚刚恢复高考时走进大学的人比比皆是,政坛、经济、科研、教育、学术、文艺等等,他们已成为国家中坚力量,在各行业、各领域持续影响着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1981年的一天晚上,传来中国男排打败韩国的喜讯。学校77级一位中文系同学带头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立即引起大家共鸣,之后迅速传遍全国。

    北京大学77级学子、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孟晓苏回忆起那段历史,仍然激动不已:“它记载了我们那一代人的理想,现在这个理想正在变为现实。”(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