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小康新村 摸得着的现代农业
一座座“别墅”拔地而起,一道道水泥路环绕山林间,一条条产业链延伸至家门……2013年,朝天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生态小康新村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全局性抓手和综合性载体,以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切实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进程。据预测,该区2013年可实现农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140元,同比增长16%。
做靓特色民居,打造风貌优美村庄
“去年,我家修好了新房子,开起了小商品店,日子越过越好。”1月13日,曾家镇居民张扬说。
去年,朝天区始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载体,坚持“产村一体、统筹城乡、突出特色、成片推进”的总体思路,建成覆盖4个乡15个村2672户的北部深山区“转马文”百里新农村示范片,建成14个新村聚居点、1个新农村综合体和2个幸福美丽新村试点。同时,全面配套搞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等“五化”建设,逐步走出一条山区农村新型村庄建设的创新之路。
据了解,除“转马文”百里新农村示范片外,近几年,朝天在广陕高速朝天段建成产业支撑强劲、设施配套完善、村落民居亮丽的百里现代城郊型新农村示范片,在曾家山,建成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接待的百里高山川北民居型新农村示范片,在大羊路建成园区经济发展、村落环境优美的40里河谷现代农居型新农村示范片,打造了以产业发展和助农增收为核心的沙曾平100里新农村示范走廊。
做强主导产业,持续助农增收
“现在养蚕,老百姓不愁卖不出去,三元缫丝厂、鲜茧加工厂、丝泉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全保障了大家的权益。”13日,文安乡茨竹湾村赵金福大爷说。
去年,按照“三园一所两体系”的功能布局,朝天建成了覆盖文安、马家坝、青林3个乡9个村,核心区达1.1万亩的文安现代农业(蚕桑)园区。配套了科研所、文化广场及蚕桑文化陈列馆等设施。
据统计,该区去年养蚕3万张,产茧1000吨,被列为2013—2022年全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基地县和优质茧加工县。
数据显示:2013年,朝天区核桃基地规模达32.5万亩820万株,完成新栽4.06万亩,品种改良3.3万亩,建成万亩核桃产业乡镇8个、千亩核桃专业村55个、百亩核桃生产大户400户,实现了产量2.0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24万亩,实现蔬菜产量65万吨,培育蔬菜专业村36个、专业组125个,蔬菜种植大户(户均种菜10亩以上)达1000余户,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9万亩,商品蔬菜15万亩;建成生猪生态养殖小区12个、土鸡生态养殖小区4个、畜牧科技示范园区1个;食用菌、黑木耳产量分别达2.85万吨和1545吨。
在一组组简单的数字背后,是朝天区过去一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
综合改革,激发“三农”发展活力
“拿到确权登记证,田边地角的纠纷问题就解决了,社会更和谐了。”汪家乡永龙村村民刘泽武说。
2013年,朝天区在汪家乡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七权合一”的农村各类产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李家乡新建村“陶园农场”探索的“土地为资本、农民为股民,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模式,正在总结经验,将在全市推广。
该区深入开展定点扶贫、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和“挂包帮”工作,实施扶贫帮扶项目100余个,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600人。借助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机遇,争取到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秦巴山连片扶贫项目、以工代赈李家乡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曾家山蔬菜精深加工项目等项目。
去年6月9日,全省扶贫重点县特色经济助农增收现场会在朝天召开,得到了各方好评和充分肯定。(广元日报记者 仇素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