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发现的唯一女性文字女书 隐藏成都的"雪花秘扇"

15.05.2017  10:05

书写女书的王成。

女书作品。

5月11日,成都华府大道一小区,乔雪莲写女书。

乔雪莲的女书作品。

关于女书

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女性文字,起源于中国湖南省江永县,仅在当地上江圩镇及周边一带的妇女中流传,属中国非遗文化保护项目。

女书作品书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婚嫁礼物)、扇面、布帕、纸片上,分别叫做“三朝书”、“歌扇”、“帕书”、“纸文”。有的绣在帕子上,叫“绣字”。使用女书的妇女有唱歌堂的习惯,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妇女们唱习女书的活动被称作“读纸”“读扇”“读帕”,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女书内容写婚姻家庭、社会交往、幽怨私情、乡里逸闻、歌谣谜语等,也有的编译成汉字的唱本。

女书传承

“女书”文字的记载,最早能见到的是太平天国发行的“雕母钱”。该钱背面用“女书”字符铸印有“天下妇女”、“姊妹一家”字样。

受制于“母传女、老传少”的传承方式和“人死书焚”习俗的掣肘,上世纪90年代,江永女书自然传人相继离世,年轻人不愿学,会阅读和书写女书的人越来越少,女书传承受阻。

目前,江永县共有7位女书传人,年龄最大的78岁。1988年出生江永女书文化村的胡欣是年龄最小的传人,文中提到的何静华是唯一的国家级女书传人。

5月,成都水井坊旁。

深窝在树荫道内的居民院,几个拐角上楼,贴在门上的女书春联似乎透露了主人身份。

房门打开,主人挽着简单发髻,一袭红色亚麻质地长裙,气质优雅。

她便是王成,中国女书文化宣传大使,曾亲赴女书发源地湖南省江永县学习女书。

2011年电影《雪花秘扇》曾以女书为纽带,讲述清末两个女人之间凄美的姐妹情谊,电影里神秘的女书曾引起广泛关注。

王成对女书的关注还要早几年,一杯茶一首曲,王成聊起了这20多年与女书的际会。

1结缘篇

如故

她与女书的化学反应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一见如故之感,可能是人际交往间的化学反应,也可能是某种文化带来的迷之吸引。

20多年前,电视上的一档探索节目,曾将女书带入王成的视线。那遥远古老的文字在屏幕上一闪而过,王成却心心念念十年。

王成长年研习书法,对文字有天生的敏感。当时父亲一句“这好像是你们女娃娃写的字”提起了王成的兴趣。电视屏幕上,那一列列清丽文雅的女书,除了演绎出王成熟悉的中华书法文化精髓外,也因其斜体修长而尽显女性柔美。女书,从此镌刻王成心中。因为条件的限制,很长一段时间,王成遍寻多方,求学无果。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02年在和友人的交谈中,“湖南永州市江永县”这个线索的获得,解了神秘文字的源,续了她与女书的缘。

王成立即拿起电话打给了湖南省文化厅,多方辗转,终于联系上女书发源地江永县的文化馆馆长。联系上当代女书传人何静华,捧着电话聊了一个多小时,一了多年夙愿。

参悟

那是纸上跳起的芭蕾

电话和书信是王成和何静华固定的联系途径,认识在电波和笔尖中缓慢累积。

联系建立之前,王成对女书的认识或者学习都是通过一些“野路子”。例如其他女书爱好者自己所作书法集,互联网上搜索到的作品展示或文字解释。

“女书的书写不难,拆开看每个部首都有固定的写法。”2000个左右的女书字符,最常用的约800来个。没有师傅领路的日子,王成就借助渐兴起的互联网,想要学习哪个就查哪个,照着模仿。书法功底厚的她,自然不在话下。

弧、斜、点、竖组成的“长脚文字”虽有章法可循,想要深究和参透,单靠着生硬的书本,或网络消息远远不够。和女书传人建立联系后,王成对于女书的学习更觉有保障,热情更高。

书写就好似在纸上跳起的芭蕾舞,由上到下,从左至右,倾斜中要保持平衡,挥洒中要注重节奏。哪一笔怎么落,哪一点怎么回,也许就是对一个小小的“吉”字写法的困惑,王成也要立马拨通传人的电话,请教写法。

时常灵感突发,王成便大笔一挥,写下自己喜爱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酣畅淋漓。可也就在搁下毛笔后,又心生不安和疑惑。“我真的写对了吗?写好了吗?”每每这个时候,一封二十块钱寄往江永县的快件便是王成求证的方式。“将自己书写的女书邮寄给传人,她看过批过后再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