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点】傅攀:浅谈研讨课的发展以及如何上好新生研讨课

24.12.2014  17:40

我国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经走过了一段艰难的路程,但是应试教育却依然主导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应试教育有诸多弊端,表现在片面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许多大学新生的表现总给人一种没受过适当的教育的感觉,因为中学阶段基本教育许多方面的缺失,使他们没有得到本应该在此阶段学习到的东西。大学新生就像一张白纸,挣脱了多年应试教育的束缚,却不能迎接大学宽容开放的思想,让自己迅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在大学里,应试教育的缺点暴露得尤为明显。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缺乏创新能力,不敢质疑老师,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问,习惯于跟着标准答案走。小学、中学和大学都该是学生学习知识,学习为人基本道理的最佳时期,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捆绑束缚,本该在中学阶段完成的素质教育任务,统统抛给了大学。人生最需要吸收营养、最需要培养分析判断和辨别能力的时候,却只顾着学做题了,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令人遗憾的缺失。

英国伦敦大学切尔西学院曾经进行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叫做CSMS(Concepts in Secondary Mathematics and Science)。其中有一道题是关于“比和比例”,题目是:给8人食用的洋葱汤菜谱为洋葱8个,水1千克,鸡精块4块,黄油2匙,奶油1/2千克。第一问是:要为4人做洋葱汤,(1)需要多少水? (2)需要多少鸡精块? 第二问是:要为6人做洋葱汤,(1)需要多少水?(2)需要多少鸡精块?出人意料的是,看上去如此简单的题竟然有百分之三十的中国学生回答错误,而英国学生的正确率为百分之九十。研究结果发现,英国学生既会用学校里教的比例计算方法,也可以凭感觉和常识自己找到解题方法,采用“对半”、“相加”等得到正确答案。西方的教育过程鼓励学生探索和形成自己认为合适的计算方法而不要求学生总是使用单一的标准方法。中国学生几乎是清一色地用学校所教的算法解题,一些学生成功地用分数乘法、比例公式法等获得正确的答案,但不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好后就一筹莫展,没有学生试图形成自己的方法。这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却也反映出中国学生创造力的不足。课本内容本该是启发学生创造力的基石,却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成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束缚。

人们逐渐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在国外,“研讨课”的教学方式悄然兴起。“研讨课”一般指由大学知名教授专门为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主要教学方式是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话题相关的辩论和写作等训练。与其他普通课程不同,研讨课通常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学材料由老师自行确定。研讨课可以涉及任何学科领域,由教师根据新生的特点结合自身的研究背景确定。研讨课没有专业之分,各专业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一门新生研讨课。根据国外研究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大一新生在参与研讨课之后,他们在人际关系、学习转换、生活适应与自我认同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提高。2003年清华大学于国内首次开设新生研讨课,各研究型大学随后也陆续建设此类课程,这也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研讨课的教学对象往往是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新生,他们还不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宜对他们进行复杂的专业知识教育。所以研讨课应该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为学生解惑,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学生的积极参加,强调师生在课堂上的多样化互动。研讨课课堂内容应当具有广泛性、丰富性、实用性。老师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主题。通过创新型的小班教学模式,重点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节奏,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通过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启发学生在课堂上以及课后提问、思考、动手、钻研。

在授课方式上,新生研讨课的授课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拘束。要达到充分研讨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动力,又不能太放开,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把握好度。座谈互动是研讨课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也可采用文献讨论的方式,通过安排一组同学将已预先学习的内容向其它同学讲解,再由全班同学进行提问讨论。老师可以控制整个过程进行的节奏,并纠正出现的错误或者漏洞。当然研讨课并不局限于这些形式,老师还可组织实地参观、交流讲座,邀请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传授经验,外出调研考察等等。应该灵活运用研讨课的授课方式,使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确有成效。

具体而言,研讨课虽然面对新生,却又不同于一般的新生入学教育,虽然课堂内容与专业相关,却又不同于一般的学术性课程,它是两者的有机结合。通过对学生的教育,让他们在观念上理解专业精神,在方法上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学术上了解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通过与老师课堂内外的合作,使自己更快的融入随后的专业学习中。

在国外,哈佛大学2009年春季开设了数十门新生研讨课,这些课程涉及当下热门的领域,课堂内容多元化,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而且和教师的专业背景相结合,在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比如《星际与宇宙》新生研讨课,阅读材料是当前较为热门的一些研究文章,学生会参加一个小型的研究项目,检测星系的一些简单特性,同时也可以利用哈佛大学的望远镜观测宇宙。在国内,复旦大学依托于网络资源对研讨课授课方式进行了新的尝试。在关于《红楼梦》的研讨课上,老师会在电子教室上公布相关话题,学生上课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讨论。学生还可以随时登录网络进行学习讨论。这门研讨课给予学生相对宽松的环境,给师生提供课前课后的交流的网络平台,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能充分研究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思想。

下面就笔者从事研讨课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感想与大家进行一些讨论。笔者认为,研讨课的选材要比较浅显、全面、有代表性,有吸引力,富含启发意义。研讨课的主要教学方式——研讨活动必须由教师主导,这样才能保证课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正确的,学生也可以学到正确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机械时代》这门研讨课上,笔者是课堂研讨过程的设计者和讨论的主持人——通过不断的激励学生,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甚至更优的解决方案。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课程通过对大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多种神奇的机械设备或系统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工程技术和更广大范围的科学技术的兴趣。通过对这些机械设备的卓越性能、结构特点的学习了解可突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相关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听众在机械工程领域和更多的自然科学领域里学习、研究、就业、成材。

在授课方面,笔者采用了教师主导下的启发式研讨教学方式。比如“火力发电厂”这一节课,在讲到关于发电厂废水降温问题时,通过冷却塔的形状引导学生分析冷空气向上流动而高温水滴向下降落的热交换过程,通过教师的耐心启发和学生的充分研讨,最终多数学生分析出了冷却塔的工作原理。在“两轮自平衡小车”这一课中,笔者首先介绍了“赛格威”这一经典产品,告诉学生它是现代测试、控制与机械技术的结晶。为了引导学生思考两轮小车的平衡控制机理,笔者把它的两轮比作人的腿,把它的传感器和控制器比作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自由提出问题,再和组内同学讨论,试着自己解决相关设计问题。常见问题比如“小车如何保持平衡”“小车如何转弯”“小车是否可以倒退”“怎样控制小车的速度”等。讨论完毕,笔者会听取学生意见,再引导学生思考需要哪些相关传感器才能实现上述功能。为了达到深化课堂教学的目的,笔者会主导这一阶段的讨论,介绍相关传感器的知识,比如倾斜传感器,角速率传感器等,一定深度的知识传授确实是研讨课的必要环节。最后一阶段,笔者将学生讨论结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组织学生完成这个现代机电测控一体化系统的结构与机理的设计。这样做取得了比较好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通过老师指出技术要点,同学们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对机械工程及现代科学技术产生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笔者也认为,和上好各种课程一样,上好一门研讨课要求老师有奉献精神,在教学上全心投入,具体表现在对学生有耐心,有信心,有爱心。研讨课的关键在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因此老师必须对学生有耐心。不少学生不习惯参与研讨,不愿意主动思考,教师要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对话,用足精力促使学生独立开始创新型学习过程。老师要相信学生通过适当引导能够解决问题,就是要对学生有信心。笔者的教学经验表明,对许多相当复杂和巧妙的原理和机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研究后都能得到正确的解释和答案,事后老师和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

当然,身处“象牙塔”里面的我们也不能回避今天中国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部分教师受到了多方面的压力与诱惑,难以静下心来潜心教学。对学生的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奉献,是上好研讨课的必要前提。爱心和奉献精神在今天尤其显得弥足珍贵,我们应该努力保留这一份纯真,在教学中真正实现师生间的诚心交流、互相启发、思想升华。

研讨课在我校刚开始进行,虽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总的发展势头和效果是好的。研讨课必将开阔我校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阅历,为学生毕业之后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傅攀,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教学名师,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主持人,从事本科教学工作2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