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苗木市场的两个典型样本观察:都在卖树苗,为何一冷一热?
植树节来临,树苗销售也进入传统旺季,但同是树苗,境遇却有天壤之别——
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吴家场村枫景田园紫荆专业合作社的树苗几乎无人问津;中江县瓦店乡栖云村红橡林合作社的20万株树苗却即将被抢购一空。
同样的行业,同样的销售旺季,为何前者苦苦支撑,后者却能引爆市场?3月7日至8日,记者对两地进行实地探访。
□黄大海 本报记者 王成栋
过了销售黄金期
景观树苗遇上“倒春寒”
3月8日傍晚,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成都平原将遭遇“倒春寒”。
枫景田园紫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春风走进苗圃,将大棚一一盖上。忙活的瞬间,他自问自答:“猜猜有多少棵苗子?13万棵!”瞬间脸色骤变:“多有啥用,卖不脱变不成钱!”
胡春风的苗圃,面积有3公顷,里面挤满了一米多高的香樟、皂角、银杏、紫荆和桂花,这些树木早已到了移栽期。但开春以来,他还没卖出去一棵。这让他承受着极大的资金压力。他给记者算了笔账:苗圃有8个工人,每人月薪超过3000元,当地土地租金是3万元/公顷·年,外加施肥、浇水等各项开支,每公顷苗圃月开支近万元。
作为村里乃至整个温江最早一批花木从业者,胡春风还记得10多年前的春季,拉树苗的卡车一直排到村口的公交站。想早点装车的司机不仅不讲价,还私下给苗圃老板塞上一桶茶叶或一条烟。那时候,苗木纯收益达到15万元/公顷·年,“一亩苗圃顶上十亩水稻”。
渐渐的,吴家场村从事花木种植的农户达到57家,树木保有量超过千万株,都是景观绿化树苗。市场旺盛的需求催热整个温江区,2013年前后,当地种植面积突破一万公顷,“西南最大花木基地”等名号纷至沓来。
但就在产销两旺的同时,危机渐渐显现:2013年起,房地产行业增速减缓,绿化苗木需求大幅下跌。对比2012年春季,目前温江大宗苗木价格下跌普遍六成以上,个别树种降幅甚至超过九成。八九年生的桂花树苗标价只有220元/株,换做3年前,同样树龄的桂花树苗单株售价超过3000元……随着树苗长大,胡春风只能将部分树苗移往他处,不过,如今村里的苗圃已没有空间,“移栽到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