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花果长廊是他们的致富路

16.04.2015  20:19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 摄影 华小峰)这是一条穿越花海果林的高标准公路:梨树、桃树、梨树、苹果树、樱桃树漫山遍野,古镇、农家乐串珠成链。在汉源县,一条绵延近百公里的道路穿越平坝与高山,从数十万亩花海果林之中顺势而来,它不仅是农业产业灾后发展的巨大引擎,更是备受瞩目的乡村旅游新干线。

   口述>>>

  华云刚 汉源九襄镇华家坪居民 51岁

  我家抓在一片苹果林中的华家坪,每一年,家家户户都指望着树上的果子能卖得更好。我们家有20余亩果园,人称幸福果园。10年前,这片土地上种的是豆子、玉米,全年收入只有几千元。如今,仅靠苹果的销售,去年的收入就超过了25万元。

  我们家的地不算多,但是我们这边的品种好,卖得起价来。富士、红将军等苹果品种,结出的果实个头大、颜色鲜、口感好,去年早早地就被订光了。今年要8月份才出来,但是已经有人在打电话了,怕到时候订不到。

  刚开始种苹果的时候,挣不到钱,最大的瓶颈就是道路。一人一个背篼,从这里出发,背两个小时下山,再赶车去县城里卖,不说要好长时间,就是一背篼最多就100来斤,一斤只卖几角钱,一天下来才几十块,这还不算在路上碰上了卖不了的。如今,商家都是通过电话早早地预定,开着车子直达家门口,从树上摘下来就能换钱。门口这条路原来根本通不了车,后来拓宽了点,但是泥巴路下雨过后还是过不了车,直到这两年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硬化了路面,这下就方便多了。

  现在这一片就我们的卖得最贵,但是一样卖得好。目前平均每亩地能收入1.5万元左右,而目标是2万元。隔几天就有技术专家走我们这里来,一方面给我们提一些提醒,另一方面就是跟我们一起想办法,怎么把这个产量提高,质量又提升。在融会贯通外来技术,加上自己的琢磨,我们果子一定会长得更好,将来也希望将这些技术传授给乡亲们,让乡亲们一起来把汉源的苹果做好做大,畅销到全世界。

   汪国华 汉源深溪沟居民 47岁

  在救灾棚里住了8个月,我才搬进了新家——1000余平方米的四层小楼,比我原来的屋子大了10倍有余。在地震当中,我们的房屋严重受损,是不得不重新建。现在住得更巴适,每个月能收入上万,生意好得笑还搞不赢呢!

  看着自己破旧的老房子,想着要重新建房,加上一对儿女正在读大学,两年前,我几乎被逼上了绝路。本来都不打算修房子了,干脆到城里租个房子,去打工算了。不过,身在万亩桃林的村里,我舍不得这个美丽的地方。当时乡上和村上的干部都劝我,换一个角度,这是一个好机会。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我靠着贷款、借款和政府的补助,将新房建了起来。这一次,我要干一次“”的——重建的新房足有1000余平方米,其中有10间客房,一楼被用作餐饮和茶室,办农家乐,我反而成了这附近最大的了。这一切的准备工作,足足花去了我100余万元,其中一大半是信用社的贷款,但是,我去年3月开业以来,今年过年的时候,就还上了10万。

  现在五一期间的房间已经被预定完了,而且都把钱都打过来了,不然我还不好留呢!看目前的行情,去年换了10万,今年我要再还个20万,慢慢地身上压力就少多了。

  生意越来越好,我觉得是从门前经过的“百里花果长廊”带来的,每个周末,远方的客人都从这条路上自驾前来,这条路正成为中国最美自驾旅游环线之一的公路,也正成为我们的致富之路。

   解说>>>

  打造百里花果长廊 领跑产业重建升级

  “汉源发展乡村旅游不缺优质资源,但缺乏串珠成链的有效载体。”汉源县委书记杨兴品说,“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着眼农旅一体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深入调研并经多次讨论,我们决定建设百里花果长廊,将灾后产业重建与灾区长远发展相结合,以此实现汉源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县域经济的二次腾飞。

  记者从汉源县有关部门获知,2013年10月,汉源百里花果长廊启动建设,以新建和扩建方式,打通了九襄、唐家、清溪、双溪、大田、前域、西溪7个乡镇的部分乡、村道路,并与108国道贯通形成长约100公里的环线,将优质金花梨、白凤桃、大樱桃、精品花椒、红富士苹果及小水果、大蒜等万亩以上的产业基地和流沙河流域的上千亩现代有机观光农业基地联成一线。

  目前,这条道路的主线已具备通车能力,上百万吨鲜活农产品从这条环线进入市场,惠及沿线群众20余万人。百里花果长廊沿线有漫山遍野的花海、硕果压枝的果林、底蕴深厚的人文风光,成为驾车观赏田园、品味汉源风物的最佳路线,吸引了众多省内外的自驾爱好者,也促进了汉源农民从传统农业走向观光农业。

  根据规划,百里花果长廊近期将设计6条旅游线路,建设14个观景节点,以满足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的不同需要。未来,这将是集浪漫花海观光、水果采摘体验、乡村生态休闲、汽车自驾露营为一体的中最美自驾旅游线路之一,游客可无门票游遍环线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