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竞放 探索乡村振兴实践新路

18.01.2018  00:12

 

  1月16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会上,成都市、绵阳市、内江市、广安市、眉山市、凉山州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介绍各自以改革铸动力,以党建谋善治,以融合兴新业,以整治靓新村,以调整强农业,以扶志补短板,探索乡村振兴实践新路的作为。本报特别摘登这六个市州的交流发言,以飨读者。

   深化改革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

  以“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为抓手,努力探索独具成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成都市以“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为抓手,努力探索独具成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2017年实现农业增加值515.3亿元,增长3.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35元,增长9.3%。

  健全引领城乡融合发展规划管理体制。确立“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策略,推动城市格局“单极”向“双城”迈进、圈层发展向“多中心”支撑转变;实施全域乡村规划提升、特色镇(街区)建设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

  健全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机制。产业协同构建现代农业生态圈;规划建设天府农博园等六大现代农业产业园,探索建立“管委会+投资公司”功能区管理新体制;实施农业品牌建设工程。2017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400亿元、乡村旅游总收入320亿元。

  健全全域一体城乡生态保护体制。实施大地景观再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出台“治霾十条”“治水十条”“增绿十条”,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治土十条”,划定永久基本农田652.78万亩,出境断面水质岷江稳定在III类以上、沱江改善到Ⅳ类,森林覆盖率39.1%。

  健全城乡文化共同繁荣机制。实施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工程,深化乡村公民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和天府文化。2017年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0%,“三美”“四好”示范村占比达41%。

  健全城乡社区统筹发展治理机制。实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程,推进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妥推进乡镇整合、镇改街道、合村并组、村改居;设立市委社治委,出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30条”,开展社区服务提升等“五大行动”。

  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工程,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推广“农业共营制”,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完善高标准脱贫攻坚和城乡救助体系。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1:1,116个省定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2293元,比帮扶之初增长1.7倍。

  健全以城带乡的要素供给机制。实施乡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出台“人才新政12条”;推进公共产品服务生产供给机制改革,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改革,构建“农贷通”平台。2017年引进农村技能人才1.2万人、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9142人,农村各类产权交易达733亿元、抵押融资176.3亿元。

   党建引领探索乡村善治兴盛之路

  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

  以“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并重、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的乡村善治兴盛之路

  绵阳市以“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并重、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的乡村善治兴盛之路,建成全国文明村镇16个、省级文明村镇37个,省级“四好村”创建位居前列,群众安全满意度测评连续4年居全省前列。

  以农村基层党建为核心,增强引领能力。把乡村治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和党建述职重要内容,健全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工作机制,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04个,全市81%的村实现能人带村治村。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等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带动发展邻里组织、互助组织等群众组织7000余个。

  以三治协同联动为手段,提升整体水平。全力推进村民自治,建立完善群众自治十项制度,健全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联户共建单元三级体系和村规民约行为规范,推进“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开展环境联治、平安联创、困难联帮、致富联带、新风联树“五联创建”,成功创建省级村民自治模范县2个。全力推进依法治村,开展平安乡村建设行动,在全省率先构建农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去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5650件,成功率98.7%,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55万件,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全力构建德治体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率先开展公民道德银行建设,开展公民道德评议、最美绵阳人评选等活动,建乡村道德文化走廊,构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激励约束机制。

  以乡村文化建设为重点,拓展要素内涵。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建成现代农业景区41个、农业主题公园26个,6个传统农业文化纳入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在全省率先建设乡村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民夜校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乡村15里公共文化服务圈全面形成;在全省率先实施市、县非遗传承人补助政策,将30余项绵阳非遗推向世界;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1%。大力培育良好家风,建立家庭教育促进会,开展“树家风、立家规、传家教”主题活动,拍摄展播7部《家规家风家国情怀系列专题片》。大力培育淳朴民风,定期召开红白理事会、民风评议会,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和文明家庭创评。

   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中共内江市委内江市人民政府

  全域布局、整体融合、统筹发展;调整结构、有机融合、转型发展;拓展功能、交叉融合、跨界发展;深化改革、利益联结、共享发展

  内江市突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五年来,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8%,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翻了一番。

  全域布局、整体融合、统筹发展。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范围统一规划、统筹推进。打响“甜城味”1个市域品牌、建设2类园区、培育3条产业带、构建4大功能区、发展5个万亩特色产业示范片。构建以“内江黑猪”“黄老五”等为支撑的品牌体系,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2个,中国驰名商标、四川著名商标等29个。建成全省连片面积最大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带,青蛙、观赏鱼、泥鳅养殖面积居全省首位,5个万亩特色产业示范片达23.33万亩。

  调整结构、有机融合、转型发展。在全省率先成立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基金,注册资本金2.6亿元。威远无花果、资中血橙等水果产地初加工率达70%以上。建成全国第一个无花果全产业链集中发展区,开发出酵素饮料等30余种产品,去年与广药集团等签订4.9亿元的酵素订单。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威远镇西农产品加工园区等建设,去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销售收入近80亿元。

  拓展功能、交叉融合、跨界发展。实施“农业+N”,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实施“农业+电商”,建立川粮网、中国禽苗网等本土农业电商平台,全市农村电商网络服务实现全覆盖,资中血橙线上销售突破1000万公斤,去年全市实现电商交易额500亿元、居全省第三。实施“农业+旅游”,建成川南大草原等乡村旅游景点和田园综合体。实施“农业+文化”,建成“稻田艺术”等文化创意体验功能区,培育“汉安烙画”“夏布绣”等文创产品。

  深化改革、利益联结、共享发展。探索承包土地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资源资本化“三化”模式,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换现金、换股份、换保障“三换”模式入选2016年中国改革十大案例。产权集体化、资本化,经营权专业化、阶段化,收益权股份化、动态化的“两集中、三权六化”投资收益扶贫方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肯定。实施“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全市有能人的农村家庭达40%。探索“生产合作、销售合作、信用合作、消费合作”合作经营体系,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5家、农民合作社2302个、家庭农场1252个,带动70%的农户参与融合发展,带动人均增收500多元。

   整治环境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中共广安市委广安市人民政府

  聚焦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环境治理,以环境整治引领乡村振兴

  广安市以人居环境整治引领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建设特色集镇50个,建设幸福美丽新村1071个、省级“四好村”160个,垃圾、污水全部达标处理,饮用水、卫生等达到城市居住标准,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2.1%,3个贫困县在全省率先高标准摘帽。

  聚焦人居环境治理。乡村全域实施“洁净水”“八大行动”,采取PPP模式解决污水治理资金难题,在区域集中的“四好”新村建地埋花园式污水处理厂站,在自然村建微动力、无动力污水生态处理设施,在规模养殖场和农户配套建沼气池。建成污水处理厂站160座、小型处理设施911个、沼气池29万口。村村配保洁员,乡乡建垃圾处理站,运用焚烧发电厂、医废处理中心、餐厨废油回收企业等解决垃圾围城围村现象。新村全面推行无害化厕所,旧房全面实施厕所改造。

  聚焦生态环境治理。启动华蓥山区保护修复工程,治理石漠化、沉陷区96万亩,华蓥山区保护修复项目纳入国家第二批试点,获首批中央奖补资金10亿元;打捆300余亿元建设500平方公里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落户华蓥山。以武胜、岳池等为重点建成水库343个、湿地公园6个、新增森林面积40万亩,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整体推进乡村全域旅游化景区化,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16个、示范村30个。

  聚焦生产环境治理。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83个、绿色基地210万亩,创建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划定农业用水总量红线和利用系数率红线,全面控制畜禽污染、地膜污染、秸秆焚烧。建成绿色防控208万亩、农药用量减50%以上,化肥用量减80%以上、绿色循环农业21万亩。建成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122家,建立绿色生产规程150余项。培育农产品品牌2300个、知名商标91个、著名商标17个、驰名商标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4个,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12%。

  聚焦社会环境治理。推行诚信制度建设,开展道德讲堂、志愿服务,加强留守儿童、未成年人、孤寡老人道德教育。村有法律顾问、综治调解中心,创建法治示范村150个。治理乱堆乱码乱放。制定村规民约,设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加强事务调解、评议和服务。开展乡风文明治理,创建文明乡村1375个、文明院坝5326个、文明住户10万户,良好乡风家风民风加快构建。

   着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按“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要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8年居全省第四

  眉山市按“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要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东坡味道”千亿产业,东坡泡菜创造“六个全国第一”,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8年居全省第四。

  建绿色基地。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率达90%。坚持质量优先,制定“东坡味道”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规范,建全程质量监管追溯体系,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4%。坚持规模提质,建成泡菜、晚熟柑橘、平面竹编等全国最大特色产业基地3个、全省最大特色产业基地9个,中国泡菜城跻身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岷江现代农业园区获评首批中国农业公园,全市现有国家级种养基地28个,省级种养基地136个。

  创知名品牌。做响区域品牌,编制“东坡味道”重点推介目录,助推全市13类特色农产品推广营销,2017年“东坡泡菜”区域品牌价值105亿元。做优企业品牌,鼓励全市农业加工企业争创“三品一标”和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目前已拥有6个中国驰名商标、30项国家专利、17个有机食品、69个绿色食品等国字号招牌。做大会节品牌,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泡菜食品博览会、中国竹产业交易博览会,深入开展“东坡味道”全球行活动,2017年“东坡味道”销售收入超740亿元。

  搞现代加工。强化龙头支撑,拥有泡菜企业64家,其中亿元企业12家,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眉州东坡已成百亿级餐饮集团、川菜行业领军企业;引进泰国正大集团等知名企业,带动100万头生猪种养结合和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生产。实施创新驱动,建成全国第一个泡菜检测中心、泡菜产业研究院,打造全省“泡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制定中国第一个泡菜行业标准。鼓励上网触电,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2个,2017年网上交易额突破80亿元,保持全省前三。

  促农民增收。土地生“”,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占比50%以上,丹棱县2.8万户“不知火”种植户中50%以上家庭年收入超10万元。技能变“”,青神竹编艺术职业学校培训近万名专业人才,在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东坡味道食品学院,首批“苏小妹”进京从事家政服务,月均工资8000元—15000元。股权分“”,全域推广“四步流转、三方受益”流转模式,大力培育农民股东,去年11月眉山好味道合作社社员分红620万元,每亩近300元,被《新闻联播》报道。

   四好”创建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

  以深入推进“四好”创建为抓手,在解决“看得见”的贫困同时,聚焦聚力解决“看不见”的贫困,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凉山州以深入推进“四好”创建为抓手,在解决“看得见”的贫困同时,聚焦聚力解决“看不见”的贫困,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全州累计267.9万农村常住人口实现“安居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创建省级“四好村”157个,评选“四好家庭”48.8万户,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社会文明新风正在形成。

  推动“单打独斗”向“合力攻坚”转变。实施“筑底强基·凝聚民心”工程,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63个,推行强村带弱村、富村帮穷村。出台《党建工作服务保障脱贫攻坚考核办法》,选派100名优秀干部到深度贫困乡镇挂任扶贫专职副书记,对9000多名帮扶干部、2500多名第一书记全程跟踪考核。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启动开展为期3个月的走基层“暖冬行动”,7万多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宣讲3.4万余场,受教育群众540万人次。深入实施科技、文化、教育、卫生、计生、文明“六进彝家”行动,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深入开展“看变化、感党恩”主题教育,引导群众在看清家庭变化、收入变化、生活变化中明白“惠在哪里”,懂得“惠从何来”,感恩奋进,通过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推动“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一户一策”细化帮扶举措,因地制宜发展“1+X”林业产业、“果薯蔬草药”农牧产业,建成林业产业基地1965万亩,开展“借羊还羊”“以购代捐”等精准扶贫模式,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开办农民夜校3745所,组织群众学汉语、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培训群众210万人次。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去年培训贫困户适龄劳动力3万余人。借力东西部扶贫协作,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27.78万人,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批。

  推动“陈规陋习”向“现代文明”转变。开办“一村一幼”村级幼教点3059个、招收幼儿11.75万人,“小手拉大手”养成现代文明生活习惯。深化“三建四改五洗”,大力整治农村“脏乱差”问题,在彝区开启跨时代的“厕所革命”。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彝俗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2935个,持续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

  记者李淼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