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忍阁”毛笔和最后一位制笔“师傅”

09.11.2014  16:35

      太阳穿过雾霾斜靠在屋檐前的堡坎上,菜农挑着没卖完的菜吆喝着朝巷子走来。

      这条巷子是泸州市叙永县布店街,依旧是六方砖铺成的街道,巷子中央,一块醒目的牌子映入眼帘——“百忍阁笔”,近前看,一个立式旧玻璃柜里外摆着各种大小不一的毛笔,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汉端坐在一张旧方桌旁的竹椅中,桌上搁着一只盛水的旧木盆,她左手捏着一小撮羊毛、右手持象牙色的尺余长的骨梳正在麻利梳理、浸湿。这就是张乃玉老人。

      “张老师,买支毛笔。”“练字还是写碑?”张乃玉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站在玻柜前。店面只有7、8平方米,妻子白显平笑呵呵地从店内出来为客人拿笔:“他在忙着的。

笔,文化的代名词,知识分子的象征。毛笔商店为何名百忍阁呢?

水盆活齐羊毛

百忍者,张嘛,‘文到阁老武到侯’,有文化。”张乃玉说,从爷爷开始时,笔铺就是这名字。据史书记载,唐代郓州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唐高宗李治问其故,张公艺取纸书写百忍字,唐高宗赐号“百忍堂”,其后张姓人以此自喻。

百忍阁从晚清传承至今

      笔是给文化人用的。毛笔,自古以来位居文房四宝之首。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钢笔、圆珠笔、中性笔取代了传统的毛笔。张乃玉,边城古巷统手工毛笔制作的最后传承者,依旧艰难地行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清朝末年,张乃玉的爷爷便在车辋(今合江县车辋镇)开笔铺子。“那时有2-30个工人,干活的,水盆的,挑着串乡的……分工明确。” 张乃玉说,因交通落后,笔铺的人便挑着担子串乡,百忍阁的笔沿着川黔古道、川滇古道翻山越岭走到了贵州的毕节、云南的镇雄。

将笔类和店名刻在笔杆上

 

      “解放前,父亲带着徒弟到叙永开笔铺,于是把手工毛笔制作带到了叙永。”张乃玉依旧靠在椅子上,讲述着 “百忍阁”毛笔的制作故事。

      1952年,百忍阁笔铺参加合作社。“说起合社,其实还是各自在家分散生产,各负盈亏,有时百货公司来收购、统一销售,各家也在销售。”岁月更替,毛笔不再受到读写写字者的重视,到了1980年,当时的二轻局连20元的工资都发不了。

      “百忍阁”的毛笔一直受到书画大师亲睐。张乃玉告诉记者,原四川省文化厅厅长周正举在叙永工作期间,非常喜欢用“百忍阁”的毛笔。被誉为“铁线狂草第一人”的书法家倪为公老先生在叙永县凤凰乡工作期间,专门定制“百忍阁”的毛笔。作为倪为公弟子的书家温尚志深知倪老嗜好:“弹性足,写出来的字有力,师傅总是钟爱百忍阁的笔,今年春节我还专门给他送了几支去。

做毛笔的唯一优点是本钱小。1985年,从知青考进医院的张乃玉离开单位,回到父亲身边,偶尔也帮着父亲制作毛笔。张乃玉的父亲退休后,留下了价值10多万的半成品。1994年,“百忍阁”在布店街再次挂牌营业。“年轻时家中没得电,也没有电视,晚上只有看父亲制笔。”被父亲的制笔工艺浸淫了几十年,制笔技术没得问题。

防尘操作——胶笔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