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有机农业 六大生产告诫

28.04.2015  17:59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有机农业始于1924年,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开始重视有机农业,鼓励并补贴农场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

  有机农业要求尽量采取恢复、维持、促进生态和谐的管理措施,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尽可能减少空气、土壤和水分的污染。

  今天,给大伙科普一下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

  保护自然资源

  禁止使用基因工程品种及其产品

  有机农业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尽量减少作物生产对外部物质的依赖,也即强调系统内部营养物质的循环和种植绿肥来培肥土壤。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各种有机废弃物,比如牲畜粪便、作物秸秆和残茬等,要求重新投入到生产系统中,把人、土地、动植物和农场联结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土壤为作物提供养分,各种废弃物携带的营养又必须重新归还土壤。通过营养物质的循环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外部物质的投稿,建立一健康、经济的体系。在需要从外部补充一些养分的情况下,也只能以有机肥或难溶的矿物性肥料如磷矿粉、钾矿石、碳酸钙和石粉等方式投入,以免养分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养分循环利用是有机农业理论的基础,有机农业的其他原则都是这一理论的延伸。

  保护土壤是有机农业的核心。有机农业的各种生产方法都立足于土壤健康和肥力的保持与提高。健康的土壤—健康的植物—健康的动物—人类健康,这一反应链的起始就是土壤。要培育充满生命活力的可扎根性、通透性,以及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生命活力,这就是作物吸收所需养分,增强对病虫抗性的关键。

  常规农业中,农业在大幅度增产是通过大量增加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药)的投入来实现的,而这些物质需要直接或间接消耗大量石化能源和矿物资源,也是水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机农业的原则之一就是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用化学品,保护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物病虫害的生态防治和健康栽培

  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农业生产中的病虫防治首先在于采用适当的农艺措施,建立合理的作物生长体系和平衡的生态环境,提高系统内自然生物防治能力,从而抵制害虫的暴发,而并非像现代农业那样力求彻底消灭害虫,即通过生态而非农药的方式来防治害虫的发生。健康栽培是有机作物抵抗病害的主要措施。通过抗性品种,增肥土壤,合理轮作,科学的肥水管理,使得作物生长健壮,有效地抵抗病原菌的侵染。

  基因工程导致的生物基因变化不是自然发生的过程,故违背了有机农业与自然秩序相和谐的基本宗旨。而且,许多科学事实已证明基因工程品种对其他生物、对环境和对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另外,基因工程品种还存在着潜在的、不可预见的、可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响,以及伦理道德危机、宗教信仰危机。因此,有机农业坚决反对应用基因工程品种及其产品。

  生产高质量的营养健康食品是有机农业的根本目的之一。有机农业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避免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污染。有机农业耕作中施肥水平较低,产品中硝酸盐含量也较低。有机农业的创始人之一Runsch医生,就是从天然食品有益健康的角度出发而提出发展有机农业的。

  人们在经历饲料激素肉、化肥农药蔬菜,以及转基因作物的“体验”后,必将转向“有机现代化农业”。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节能环保、为地球生命的长久和谐、为自己的健康和子孙后代的幸福而共同努力吧!明天,我们的地球会比今天更绿;明天,我们的餐桌上会比今天更多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