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百年前法国记者眼中的成都重庆

01.03.2016  18:44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吴梦琳) 3月1日,“吕西安·博达尔——从重庆到巴黎”展览在四川省图书馆举行,展出了这位法国著名记者、作家、演员年幼时在重庆和成都的生活的回忆录等,以及当时拍下的至今已近百年的巴蜀街头影像。

吕西安·博达尔于1914年出生在重庆,他的父亲先后在重庆和四川担任法国领事馆领事,而吕西安也被跟随父亲在重庆和成都度过了他的10年的童年生活。回到法国后,吕西安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法国新闻记者,在世界多国进行采访,同时还参演了7部电影。在他60岁时,开始从事写作,以他和父母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为创作了多部自传体裁的小说,其中第三部《安娜·玛丽》还获得法国文学最高奖——龚古尔文学奖。1986年至1987年,已经72岁的吕西安又两次回到中国,到四川、重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进行考察,写作了游记《一万步》,被译为多种语言出版。

尽管在中国只生活了10年,但吕西安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自称为“中国人吕吕”,并称自己的长相拥有和中国人一样的眼神和随时保持平静的脸孔。在他的22部作品中,有10部都是关于中国的。在《领事先生》自传小说中,他写道——中国,成都,曾是我的安乐窝,我的蚕茧,我的世界。中国曾是我的游戏,是我的游乐场,更进一步说,是我的家乡。我是多么热爱那些中国的街道啊,那些旗帜,那些字符和那些人群。

1998年,吕西安在巴黎逝世。在上世纪法国与中国联系并不如现在如此紧密的当时,他的作品被很多法国人认为是开启认识中国的大门。今年恰逢吕西安诞辰一百周年,所以专门策划了这次展览。

同时,此次展览也拉开了法语活动节成都系列活动的帷幕。每年3月,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会举行盛大的法语活动节。今年法语活动节成都系列活动与全国200余个城市同时启动,将举办涉及音乐、艺术、电影、运动、文学、美食、演出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线上和线下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期间,法国著名摇滚女歌手伊兹娜还将在成都、北京等地巡演,这也是她首次到成都举办演唱会。同时,热爱法文歌曲的读者们,还可以到KTV一展歌喉——活动期间,成都200家KTV得到了100首法语歌的版权授权,包括经典法语歌曲《玫瑰人生》、《爱已足够》等,这也是成都KTV首次获得大规模法语歌曲的播放版权。

据了解,经活动节邀请,3月下旬,刚果摄影师博杜安·莫安达还将在成都举行“巴刚果的雅士”摄影展,展现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的沙皮士的生活。沙皮士又称雅士,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他们尽管并不富裕,但十分热爱时尚潮流,穿着范思哲、古驰、普拉达之类的奢侈品牌,极其注重着装品质,追求高雅的生活态度,被认为是一种新兴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