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百姓事当自家事 做好村民贴心人

27.03.2014  11:35

台山村支书毕谦光(右一)看望余天琼(左一)

  “感谢村委会,以前是我太固执!”“不,不,老王,以前是我们工作没做到位,引起了一些误会……”13日,在 渠县 文崇镇谭坝村,村支部书记王晓华与“老倔牛”王仁学敞开心扉交谈。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当地干部为老百姓办的一桩桩实事,让党群干群的心贴得更近了。

  “拦路虎”变“先锋官”

  王仁学是谭坝村一组村民。在经历了2011年 渠县 “9·18”特大洪灾后,谭坝村659户农户中全垮D级危房户占437户,王仁学就是其中之一。从2013年8月开始, 渠县 县委、县政府规划的谭坝村第一批新建住房320户全面竣工,村“两委”着手恢复生产重建,而村民王仁学却成了“拦路虎”。

  “为了让村民既住新房又能发家致富,村委会通过实地调研,决定搞产业调整,新建了奥桃基地1200亩,蔬菜基地1000亩。蔬菜种出来,要卖出去才能产生效益,没有公路肯定不行。”王晓华回忆说。于是,经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决定在一、二组修建公路2.5公里。但准备开工时,王仁学却死活不同意。

  “那时只怪自己糊涂,光想自己,没想大家。”回忆起当时情景,王仁学不好意思地笑了。据他介绍,2013年村里根据有关政策,开始清理低保户,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有了经济能力,就被村上取消了低保。“我觉得自己吃了大亏,正好遇上去年9月修公路,我就死活不同意公路从我的承包田上过。”

  “可村干部并没有因为我的不通情理,就记恨我。”王仁学接着说,“反倒时刻想着我、帮助我。去年10月的一天,我在新建住房装修时,不小心从高处摔落受伤,正巧村支书王晓华路过,他二话没说,租了辆车就拉着我赶到达州市第二医院。当时,装修队的包工头不愿意支付医药费,王书记还主动联系镇财政所,帮我支付了医疗费。”

  村干部对事不对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做法,让王仁学彻底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如今,王仁学冲在修路建设最前线,从通村公路上的“拦路虎”变成了“先锋官”。

  余大妈重拾生活希望

  余天琼是文崇镇台山村六组村民,在“9·18”特大洪灾中,她因抢救自家家具不慎摔倒,导致全身瘫痪。3月15日记者见到她时,她眼含热泪说:“我这半条命是镇上、村上干部帮我拣回来的,我要好好活下去!”

  据余天琼介绍,为了照顾她,丈夫辞掉工作全心在家;儿子因文化低又不懂技术,生活仅能够自给自足,一家人生活很困难。得知她家的情况后,台山村村支书毕谦光主动为她办理了低保,并且先后发动村组干部给她家捐助现金2000余元,帮她暂时度过了难关。

  今年3月10日,县残联对全县残疾人进行清理复查,今后还将给予政策救助。毕万全闻讯后又喜又忧。她担忧的是,自己瘫痪在家行动不便,丈夫贴身服侍不能离开,儿子外出打工不在身边,要去县里办手续几乎不可能。咋办?余天琼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毕谦光的电话,一番暖心的话语让她老泪纵横:“当时毕书记告诉我,我的事就是他的事,村里办不了,就找镇里、县里办,总之一定给我办好!”

  就这样,农忙时节,毕谦光放下家中农活,为余天琼一路奔走。两天后,一本《一级残疾证》放在了余天琼的手里。余天琼激动地说:“毕书记到镇上、县上帮我办手续,一分钱路费都没找我要,我都不晓得说啥好了!”而毕谦光谈及此事则表示:“现在为民办事,一般情况三五天能处理好;特殊情况,一路绿灯,特事特办。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帮群众做点事,我也非常舒心。”(任小春 任然 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