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百亩鱼塘水危机进展:用水分配方案正在协商

20.05.2015  10:49

  民情热线5月13日报道百亩鱼塘水危机进展:

  5月13日,本报民情热线以《挖百亩鱼塘带来的水危机》为题,报道了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方山村一座新建鱼塘带来的用水争议问题。报道刊出后,引起了雁江区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派专人前往调查协调此事。记者昨日从雁江区水务部门了解到,目前方山村委会和鱼塘主人石立正在协商用水分配事宜,水务部门也将密切监控鱼塘排洪问题,应对即将到来的汛期。

  方山村鱼塘用水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外来投资者与当地农民间的关系,避免类似问题产生,仍然值得深思。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农村经济学家党国英。

  党国英表示,方山村鱼塘用水争议,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合同不完备问题。以方山村鱼塘为例,水是养鱼最基本的资源,同时又是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资源,但外来投资者和村委会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中,却没有对用水问题做约定。合同不完备,一旦发生争议,合同本身缺乏约束力,争议就不再是经济问题,而演变成地方性的政治博弈问题,也就是谁的力量大谁说了算。一般情况下,外来投资者都不可能是最后的赢家。所以,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合同的完备性非常重要,双方都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在合同中加以约定,出现争议才能有法可依。

  至于在土地流转中,政府部门应该扮演的角色,党国英认为,除了一些大的框架规划,政府不宜过多参与到土地流转的具体操作中,应该交给市场决定。“过多的干预会把政府的权力又变大了。”他表示,有些总的规划肯定是有的,还有一些红线是不能碰的,除此之外,只要是在合法范围内,土地流转问题应该交给投资双方自己解决,没有谁比投资人自己更关心投资回报问题,也没有谁比农民自己更关心自己的收入问题。政府可以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例如审查土地流转合同的合法性和风险问题,也可以委托中介机构来做。总的来说,政府应该多服务,少插手。本报记者 付真卿 刘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