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白酒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经历黄金十年高速增长

24.06.2014  11:53
  专家认为,调整期中转型升级的“成绩单”,将是赴新一轮产业盛宴的“入场券”   开栏的话     白酒产业的黄金年代是否终结?高端白酒价格会否一降再降?企业整合大戏会否上演?白酒消费环境会否出现转折性变化?牵手互联网能否走出产业困境?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不是制胜关键……     本报联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深入白酒主产地,走访代表性白酒企业,广泛听取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和普通消费者的声音,从今日起推出四川白酒产业转型升级调查系列报道。     与此同时,四川日报网《天府问计》平台开辟专门板块,开通新闻热线(028—86968089)和邮箱([email protected]),邀请您为四川白酒产业出谋划策,您的意见建议有望在我省正在起草制定的支持白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中得到采纳。     本报讯 (记者 董世梅)几天前,贵州茅台将代理权门槛从6000万元降至800万元。一个多月前,宜宾五粮液将其核心产品52度水晶装五粮液的出厂价调低120元。两个多月前的成都糖酒会上,众多白酒企业抢在行业大佬之前降价降门槛。“降”,预示着白酒产业发展新阶段的到来。     经历黄金十年高速增长后,四川白酒产业步入深度调整期。2012年下半年,全国白酒消费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我省白酒产业由于规模和结构的原因,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市场供需逐渐发生逆转,经济效益加速下滑。与其他产酒大省相比,主要指标回落幅度较大。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提供的数据佐证了关于深度调整期的判断。去年我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利润同比下降16.1%。今年前4月,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利润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相关负责人认为,产量和主营业务增长、利润和利税下滑,这两增两减是深度调整的直接结果。     身处深度调整中的白酒企业积极应变。一批名优白酒企业相继推出符合大众消费的中低价位产品,导致二三线品牌和原酒企业因市场空间被挤压而出手应战,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此外,酒企纷纷调整传统营销模式,渠道扁平化、产品个性化和销售网络化等新特征逐渐显现。“很纠结。调整的时机和分寸感觉拿捏不准。特别担心调整晚了,更加被动。”宜宾红楼梦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万彬的话反映了白酒企业的普遍心态。     白酒产业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截至今年4月,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达333家。去年全省白酒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35.7%,白酒产业利润占全省工业的11.4%。     不少业内专家对白酒的未来较为乐观,普遍认为3至5年后中国白酒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而深度调整期中转型升级的“成绩单”,将是赴新一轮产业盛宴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