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白血病女生带病考试 梦想成为提灯女孩

22.05.2014  14:09

王思培在日记中记录自己与命运抗衡的点点滴滴。

病床上的她正在写一封求助信,她希望自己能活下去。

        无奈现实

        母亲服刑,父亲离世,在中考时,王思培选择护理专业的想法很简单,她想要早点进入社会工作,撑起这个家。

        执着一梦

        实习时照顾的是一个爷爷,离世前这样对王思培说,“谢谢了,有你们送我最后一程”。亲眼见证生命的逝去,让王思培一夜之间成熟了,“我也要成为像南丁格尔一样的‘提灯女孩’。

        5月17日,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举行,上午9点,在成都考点中,一个名叫王思培的17岁女孩走进了考场,在她的背包中,还装着一张一天前刚刚收到的确诊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有着100万的护士缺口,因为工作强度大又需要随时面对患者死亡的心理阴影,被很多年轻女孩划入非理想职业当中。王思培是成大中职部11级中护5班的学生,在这场考试之前面临着一场“理想与生命”的选择,“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要长期的化疗,或许这将是她短时间内最后一次参加护士考试的机会,但严重的病情也将可能让她随时倒在考试的过程中,但她仍然带着执念,走进了考场的大门。她说,即使倒在考场上,她还是想做一个“提灯女孩”。

        起初 想当护士是为养家

        确诊第二天 淡定参加护士考试

        “还没确诊,医生吓唬我的,别说出去。

        5月21日,已是王思培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草堂病区住院的第四天。今年是这名17岁准护士的毕业季,对于平常人来说,仅仅是“白血病”三个字都足以刺人心魄,而王思培长发中间灵动的大眼睛却又告诉着周围的人,即使在病床上,她还是个爱美的女孩。

        青春与疾病的矛盾,是半年来一直围绕着王思培的主题。去年12月,她开始觉得下肢长期疼痛,当时在医院做实习护士的她,每日起床时枕头都会湿成一片,这是每夜数度因疼痛而惊醒的痕迹。

        今年5月16日,王思培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场疾病其实早有征兆。在5月4日,她的闺蜜兼室友杨茜在同窗三年中第一次看到了她的泪水。“可能是白血病”王思培告诉杨茜,却又反过来劝自己的好友,“还没确诊,医生吓唬我的。别说出去,我还想考试。

        王思培所说的考试,正是5月17日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试这一天,甚至杨茜都不知道她的“白血病”已经确诊,她瞒下了所有人,参加了这场考试。当她18日早上住院,并说出“白血病”三个字时,没人能够理解王思培看似“疯狂”的举动,而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场“冒死应试”背后之于梦想的深刻意义。

        身世多坎坷 母亲服刑父亲离世

        “选择护理专业的想法很简单,想早点工作撑起这个家。

        在王思培班主任蒋小平女士的记忆中,这位女孩初入护理班那天,几乎是被媒体护送而来的,似乎除了她自己,每个人都会担心她所遭遇的家庭困境。

        王思培是成都都江堰人。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2005年3月8日,只有8岁的她仍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家中送来了一份逮捕书,书中所述的主人公就是她的爸爸和妈妈,2010年8月21日,她又在放学后收到父亲死亡的通知,作为家属代表处理父亲的后事。“在我生命的一半时间中,我都是作为一个孤儿在生活。

        蒋小平说,学习护理这三年,王思培表现出的开朗和乐观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也是班上护理技术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在生病之前,她一直是一个骄傲而又善于隐蔽的女孩。”王思培告诉记者,在中考时,她选择护理专业的想法很简单,她想要早点进入社会工作,撑起这个家,显然,这样的想法并不足以支撑她去冒死参加一场护士资格考试,随后发生的一个故事,彻底把“成为护士”,变成了她的理想。